<strike id="gya4q"></strike>
<strike id="gya4q"></strike>
  • <fieldset id="gya4q"><input id="gya4q"></input></fieldset>
    <abbr id="gya4q"><sup id="gya4q"></sup></abbr>
  • <abbr id="gya4q"></abbr>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南京 > 正文
    非遺南京剪紙“剪”出非遺春節
    2025-01-28 11:07:00  來源:我蘇客戶端  

    春節,是中華文化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對于中國人來說,春節不僅僅是新年的開始,更承載著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見證著古往今來,無數家庭團聚的美好瞬間。

    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亞松森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中國共有44個項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總數位居世界第一。

    中國春節申遺成功現場畫面

    2008年6月7日,剪紙(南京剪紙)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南京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張方林的代表作《十二生肖》剪紙作為壓軸節目《難忘今宵》的大屏背景,連續兩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南京剪紙火爆出圈,讓更多世界各地的人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

    12年后,人類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南京剪紙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張鈞,也就是張方林的的兒子,在2025年來臨之際,特意創作了三幅剪紙作品:《富貴蛇》《水靈蛇》《靈蛇如意》,用非遺南京剪紙“剪”出非遺春節,以此慶賀春節申遺成功!

    人類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南京剪紙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張鈞

    在門口張貼“福”字,是家家戶戶喜迎新春的傳統。第一幅作品福貴蛇,又名富貴纏身,通過兩條纏繞的蛇,形成了一個“福”字的造型。

    張鈞在兩條蛇身中分別設計了不同的花卉,有水仙、牡丹、梅花等各式各樣的百花,寓意春暖花開,富貴繁榮。

    在中國南方城市,人們都會在春節期間購置水仙花作為家中擺設。第二幅作品水靈蛇是以新年生肖“蛇”為主題,兩邊環繞盛開的水仙,寓意生活美好、幸運。

    作品中,蛇頭朝向水仙花開的方向,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新春的展望。

    第三幅作品名叫靈蛇如意,據張鈞介紹,這幅作品中有一處特別的設計巧思。作品中的蛇頭形似如意,身邊的牡丹花上駐足了一只小蝗蟲,寓意著花開富貴,飛黃騰達,也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中稱心如意!

    這三幅作品不僅寓意美滿,還蘊含著“花中有花、題中有題,粗中有細、拙中見靈”的南京剪紙特色。

    作為江蘇省青聯委員,張鈞感嘆道:“隨著我們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世界對中華文化的認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傳統文化,并加入到保護中華文化的大部隊中,形成了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才能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里,祝福大家:富貴繁榮、飛黃騰達、幸福美滿、新春快樂!

    (記者/奚欣晨 攝像/魏玉卿 謝自強 視頻/宋夢真 設計/唐詩韻 姜向慧)

    責編:劉慧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