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ya4q"></strike>
<strike id="gya4q"></strike>
  • <fieldset id="gya4q"><input id="gya4q"></input></fieldset>
    <abbr id="gya4q"><sup id="gya4q"></sup></abbr>
  • <abbr id="gya4q"></abbr>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南京 > 正文
    南京:志愿者點點微光 匯聚起萬丈光芒
    2025-03-05 19:30:00  來源:南京文明網  

    三月春風暖人心,學習雷鋒正當時。

    志愿者,博愛之都的愛心守望者。在社區、紀念館、養老機構、工地……他們積極開展助老、助孤、助殘、助醫、助學等多樣化慈善公益活動,生動繪出文明南京、志愿之城的精神底色。

    今天是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記者從南京市委社會工作部獲悉,截至2025年1月底,全市注冊志愿者達336.4萬人,志愿服務隊伍約1.2萬支,項目約24萬個,累計服務時長超1.8億小時。

    場景:“志愿紅”溫暖“夕陽紅”,一場雙向奔赴的愛

    82歲的修瑛老人因腿腳不便,取快遞成了她的“心頭難”。3月1日,65歲的志愿者火欲金帶著大學生志愿者取回包裹,并模仿快遞員語氣俏皮地喊道:“修女士,您的包裹已送達,請查收并給個五星好評喲!”修奶奶被逗得合不攏嘴:“今天你們一來,我這屋子都亮堂了!”

    這是當天雨花臺區賽虹橋街道龍福社區在智慧家養老服務中心舉辦志愿服務活動中的一個場景。該活動以“銀齡互助學雷鋒 青春同行揚善舉”為主題,創新融合“‘年輕老人’志愿者+大學生志愿者”力量,通過科技助老、情感聯結與長效幫扶機制,為社區多位高齡獨居老人送去了溫暖與關懷。

    在“1+1結對上門”服務中,“年輕老人”志愿者與大學生志愿者搭檔不僅解決生活難題,更用幽默與陪伴驅散孤獨。

    當“志愿紅”遇上“夕陽紅”,一場愛與溫暖的“雙向奔赴”就此開啟。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僅“學雷鋒紀念日”期間,南京市至少有數十萬志愿者在社區、養老院、福利院開展服務,為居民特別是困難老年群體送去溫暖和關愛。

    發展:注冊志愿者超336萬人,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

    深化“為老”志愿服務,讓幸福“無微不至”,僅僅是南京開展志愿服務的一個生動場景。

    多年來,南京市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廣泛動員志愿者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活動。這些活動不僅體現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更踐行了“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務理念。

    “長江守望者聯盟”志愿服務隊伍,聚集了沿江群眾、黨員干部、社會組織、高校大學生、沿江企業等800多名志愿者,共同扛起守望長江的責任,推動濱江岸線“蝶變”;

    南京藍天救援隊登記在冊志愿者已有1700余名,經常開展社區防災減災宣傳、溺水人員搜救、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山區走失搜救等志愿服務項目;

    南京匯愛坊助殘服務中心發展志愿者超過450人,深入了解殘疾人之家和殘障人士就業意愿,已成功幫助500余名殘障人士實現就業;

    ……

    南京市已經形成了一支規模龐大、結構多元、素質優良的志愿服務力量。每一名志愿者都是一點微光,匯聚在一起就成為萬丈光芒。

    截至2025年1月底,全市注冊志愿者達336.4萬人,志愿服務隊伍約1.2萬支,項目約24萬個,累計服務時長超1.8億小時。其中,累計31個典型獲評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覆蓋全部類別,獲評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我市志愿者隊伍來自各行各業,他們在服務中充分發揮了特色和專長,各盡其能,讓‘愛心’積聚出更大的能量。”市委社會工作部社會工作人才和志愿服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社會組織’這句話,在雨花臺區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不管是扶貧濟困、救孤助殘、助老扶弱、賑災救援,還是大眾創業、基層治理等,都離不開社會組織的參與。”雨花臺區民政局局長朱盤江深有感觸。

    在雨花臺區,各社會組織結合自身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比如,南京雨花翠竹社區互助中心在翠竹園社區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社區黨員群眾智囊團、“竹小青”青年志愿團、“筍芽”觀察團等全齡段志愿服務載體積極參與、各展所長,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民服務、跳蚤市場等;南京雨花恒宇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學雷鋒·我行動”志愿服務活動,提供愛心義賣、義剪、義務織補等服務;花神廟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開展磨刀、理發、家電維修、反電詐宣傳、網格服務宣傳、社保政策咨詢等系列服務。

    變化:傳承雷鋒精神,“金陵志愿紅”引領城市文明新風尚

    經過廣泛積淀,南京市的志愿服務已從單一性向系統性轉變,從以青年人為主向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參與轉變,從助貧幫困向“五個文明”全覆蓋方向轉變,法治化、規范化程度日益增強。

    南京高度重視志愿服務體系構建,于2021年將“打造志愿之城”納入《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作為南京市級志愿服務的總引擎,“金陵志愿紅”以創新機制與卓越實踐引領城市文明新風尚。2024年9月以來,市委社會工作部在全市范圍內啟動了“金陵志愿紅”專項行動。

    記者了解到,為全面落實“愛滿江蘇志愿行”專項行動,《2025年“金陵志愿紅”專項行動方案》將進一步組織動員全市12個板塊160余家部門單位,開展為期一年的全域志愿服務專項行動。行動以健全新時代志愿服務體系為目標,重點推進標準站點建設、專業隊伍培育、品牌項目孵化等基礎任務,同步深化社區“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聯動模式,創新開展“一月一主題”“一區一品牌”等特色活動,并聚焦新就業群體推出關愛服務。

    以鼓樓區為例,今年的“學雷鋒紀念日”,區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團區委、紅十字會及各街道社區,以“鼓志行動·鋒尚力量”為主題,精心組織系列志愿服務活動,通過“知識科普+便民服務”“傳統惠民+創新賦能”的多元形式,生動詮釋新時代雷鋒精神內涵。該區快遞、外賣騎手化身“流動宣傳員”,在服務中同步普及反詐知識;美團“暖橙驛站”為戶外工作者提供飲水休憩點,實現“服務者”與“被服務者”身份交融。

    為推動志愿品牌持續發展,南京市還發布了“金陵志愿紅”主題標識及志愿服務站的電子地圖,這不僅為市民參與志愿服務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也進一步織密了南京的志愿服務網絡。

    捧出一顆愛心,匯聚萬千合力。

    南京市志愿服務工作經過多年探索實踐,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打造出“博愛之都 志愿之城”的閃亮名片。(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馬道軍)

    責編:孫婷婷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