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ya4q"></strike>
<strike id="gya4q"></strike>
  • <fieldset id="gya4q"><input id="gya4q"></input></fieldset>
    <abbr id="gya4q"><sup id="gya4q"></sup></abbr>
  • <abbr id="gya4q"></abbr>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蘇州 > 正文
    “蘇式文明”在熱議中傳揚
    2025-03-27 09:57:00  來源:蘇州日報  

      連日來,《愛蘇州文明倡議十條》(征求意見稿)引發的關于“蘇式文明”的討論在延續。

      什么是“蘇式文明”?怎么踐行好“蘇式文明”?“老蘇州”“小蘇州”“新蘇州”,各自通過參與活動,結合自身理解體會,借助書信、明信片、網絡留言等多種方式,加入“蘇式文明”討論,讓“愛蘇州”成為踐行文明的常態。

      在“老蘇州”的書信中,“蘇式文明”得到傳承

      共話文明,紙短情長。參與《愛蘇州文明倡議十條》(征求意見稿)的討論,有大量網絡留言,短短數語,情真意切。不少“老蘇州”雖使用智能手機不太熟練,仍端坐案頭,取來紙筆,將對“蘇式文明”的理解一句一句落于筆端,把對“愛蘇州”的真情以書信的方式傳揚。

      家住姑蘇區金獅河沿的張金龍,從《蘇州日報》看到請市民對《愛蘇州文明倡議十條》(征求意見稿)提建議的報道后,拿出信紙提起筆,分別圍繞共建美好蘇州、旅游出行做好禮讓、鄰里之間文明養寵、尊老愛幼社區和睦等話題寫下自己的想法。

      另一名未留姓名的市民,結合此前《蘇州日報》關于夜間“點歌臺”擾民的報道,圍繞“十條”內容,通過書信談了自己的看法。這名市民認為,多年來廣場舞噪聲擾民問題嚴重,要緩解這一問題,可多借鑒其他地方推出的新舉措。比如,使用藍牙耳機,既能滿足跳舞人群使用,又不影響周邊居民生活。同時,對舉辦的各類廣場舞活動,這名市民也提了想法,建議對舉辦的必要性、場所選擇及時間段等應更為合理,避免活動“噪聲擾民”。

      在“小蘇州”的拼音里,“蘇式文明”得以延續

      “老蘇州”有書信,“小蘇州”則有拼音。連日來,參與討論“十條”的不僅有“老蘇州”,還有眾多“小蘇州”。不少“小蘇州”還在學寫字,一些字詞尚不會寫,就用拼音和漢字結合的方式,同樣充分表達了自己對“蘇式文明”的理解以及自己怎么做到“蘇式文明”的方法。

      日前,在位于吳江的蘇州公民道德館,鱸鄉實驗小學的孩子們參與了一場名為“我是追光少年”的主題打卡活動。活動中,一場《愛蘇州文明倡議十條》(征求意見稿)學習分享會生動有趣,孩子們在趣味游戲中感悟“十條”內涵,并根據自己的理解,提出意見和建議,最終將自己的想法通過寫在明信片上的方式,讓“蘇式文明”影響更多人。

      孩子們寫的明信片中,關于文明的話題不少。“養犬要辦證,liu(遛)犬須qiansheng(牽繩)”,徐皓軒小朋友關注的話題是文明養犬。“提倡大家多多使用公共交通來進行出行,并大力推廣油轉電政策,加大優惠力度”,張畢誠小朋友談的是文明出行話題。“少用一次性筷子,減少砍fa(伐)樹木”,莊姵誼小朋友關心的是生態文明。“不亂捕野生動物;煙頭不落地,城市更美麗;垃圾分一分,世界美十分;少用塑料袋,多用小布袋;不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不隨地扔垃圾;不要讓最后一滴水,成為我們的眼淚”,曹珺綰小朋友一下子羅列了多個文明倡議。

      孩子們的童言童語,樸實而真摯,通過一張張明信片,將“蘇式文明”的意涵傳播得更遠。

      在“新蘇州”的期待中,“蘇式文明”逐漸融合

      在蘇州生活時間長了,沉醉于“蘇式文化”“蘇式美食”“蘇式服務”等,對蘇州這方水土懷有獨有的情感和期待。對“蘇式文明”的解讀,不少“新蘇州”有著獨到看法。

      萬金飛來蘇創業多年,目前是一家食品公司高級合伙人。在蘇創業以來,她所在企業多次參與公益活動,在關愛新就業群體等活動中積極發揮作用。萬金飛說:“作為新蘇州人,我深感蘇州的城市魅力,看了《愛蘇州文明倡議十條》(征求意見稿),自己有些想法想和大家分享。”

      正因在蘇州、愛蘇州,萬金飛同好友們經常關注蘇州的城市建設和各類動態。她的建議,正是圍繞這些所觀所感而發。“建議利用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的電子屏,滾動播放文明倡議的動畫短片,用生動有趣的形式加深市民印象。”在擴大宣傳上,萬金飛建議,可在社區等地開展“蘇式文明”倡議主題活動,比如舉辦文明知識競賽、親子文明實踐活動,增強大家的參與感。

      在公共設施完善方面,萬金飛建議參照一些地方的做法,適當增加帶語音提示功能的垃圾桶,提示和鼓勵更多人做好垃圾分類。在隊伍建設方面,她建議,建立文明行為監督志愿者隊伍,在重點區域開展巡查,對不文明行為及時糾正,并設立獎勵機制,對踐行文明倡議的家庭或個人給予獎勵,如景區門票、商圈代金券等。此外,在文化融合方面,萬金飛期待文明倡議能和蘇州文化有更多結合,比如,在倡議中融入吳儂軟語、蘇繡、昆曲等元素,倡導“蘇式文明”的同時,融合傳揚“蘇式文化”。(記者 葉永春)

    責編:蘇州文明辦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