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聚集,少流動。今年春節雖然過年的方式不同,但溫情依然。在常州市鐘樓區青楓社區,“衣食住行樂”五大系列暖心活動讓就地過年居民留得安心,過得舒心。愛在他鄉,年味依舊。
冬衣送暖
冬衣送暖助力 “愛心年味”
2月5日一大早,社區志愿者與熱心居民一起,將自己家里整理出來的舊衣進行消毒處理、篩選、分類、包裝,放入捐助箱中。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年許多外地務工的父母為了響應號召,選擇在打工城市就地過年,無法和孩子團聚。為了讓遠方留守兒童也能感受到社會的關愛,青楓社區發起 “冬衣送暖”活動,受到了居民積極響應。
“這些冬衣都是我們家里用不上的,但是大多數都還是八成新的,拿來之前我特地將它們清洗了一遍,干凈又暖和。”居民吳玉英說,“我的老家在黑龍江,今年也不回家過年了,特別能感受父母對孩子的牽掛之情。社區組織這種公益活動既奉獻了愛心,又處理了穿不著的衣物,真是一舉兩得。”
舌尖上的年味
各地美食助力“舌尖上的年味”
“來嘗嘗我們的東北大餃子,皮薄餡多,我們東北人不吃一盤餃子不算過年。”說到過年肯定離不開 “吃文化”,為了讓大家就地也能過個熱熱鬧鬧的新年,青楓社區組織開展了“舌尖上的年味”活動,社區就地過年居民代表帶來了各自烹制的拿手家鄉菜,逐一介紹家鄉風情,相互品鑒。居民徐桂蘭現場教學,制作了江南特色小籠包,一籠籠熱氣騰騰的小籠包令人不由得食指大動。“我小外甥最喜歡吃我做的小籠包了,今年他在國外回不來,看著你們大家喜歡吃我也很開心,社區就像我的家人一樣。”現場還有梅菜扣肉、豆芽如意菜、八寶甜飯、酸菜炒肉片等各地特色佳肴。每一道菜背后都有一個“年味”故事。今年決定不回韓國跟子女團聚的呂阿姨表示嘗了這么多特色年菜,有這么多來自五湖四海的鄰居們陪著一起,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
“干干凈凈過春節”全民衛生清掃行動
防疫除塵助力“干凈年味”
按照傳統,春節之前家家戶戶都要徹底打掃房屋,寓意新年有新氣象。青楓社區結合疫情防控和“愛國衛生運動”,組織轄區居民開展“干干凈凈過春節”全民衛生清掃行動,阻斷病毒通過環境傳播的風險,提升樓道環境。
“周阿姨,聽說您女兒今年留在工作地過年,不能回常州了。您不要擔心,有需要只管和我們講,社區志愿者可以幫您打掃衛生、代購物品等......”社區志愿者來到轄區獨居、空巢老人家中開展了“除塵送清潔”服務,讓子女不回常州過年的獨居、空巢老人過個幸福年,也讓老人子女能安心留在外地過個安心年。
“云健身——燃燒我的卡路里”打卡活動
“云健身”助力“健康年味”
“今年過節少流動,就地過年歡樂多。我在參加青楓社區‘云健身——燃燒我的卡路里’打卡活動,運動無處不在,秀出好身材,跟‘過年肥’說拜拜。”最近青楓社區的居民朋友圈里經常會刷到這樣一段話,下面還配有一張張居民們在家中或者小區里鍛煉的照片。
為做好社區居民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讓居民每天在家進行適當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青楓社區開展線上打卡“云健身”活動,號召社區居民每天在微信朋友圈曬出就地健身鍛煉的照片或者短視頻,既增加了居民在家的趣味活動,又切實提高居民體質狀況,增強全民健身意識。
黨員志愿者書寫春聯
潑墨揮毫、巧手剪紙玩出新“年味”
在青楓社區二樓活動室內,青楓課堂老師、黨員志愿者談維平正在書寫春聯。據了解,去年年初疫情爆發時,談維平主動為小區50多家居家隔離戶書寫特色“解封再會”春聯,用手寫的祝福讓居家隔離戶感受到隔離不隔“愛”。今年,談維平得知轄區內很多居民,特別是一些外國友人、僑胞、在常打工者為響應號召而留常過年,特意收集一些有美好寓意的春聯,現場書寫并送給居民。
剪紙非遺文化傳承人現場教學
與此同時,剪紙非遺文化傳承人周偉志正在向大家展示各種美麗的窗花圖片,詳細介紹中國剪紙的歷史與文化背景,同時,還將疫情防控宣傳內容巧妙的融入窗花剪紙藝術之中。
人情味正是中國人最深的年味。“就地過年”不能止于倡導,青楓社區拿出實際舉措,為留常居民提供暖心舉措和貼心關懷,讓這個春節,過得很“牛”。(侯正萍 馬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