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已至,走進城市愛心驛站,不時看到環衛工人、外賣小哥手捧熱茶、愜意歇腳的場面;寒風瑟瑟的社區廣場上,“文明市集”卻格外火熱,志愿者們將義診、義剪、鐘表維修、磨刀等“禮包”送到百姓家門口,讓“小市集”匯聚服務群眾“大能量”;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內,熱飲制作、甜品烘焙、書法學堂等溫暖夜課全新“上線”,為市民在冬夜提供多元化“精神充電站”。
今年以來,我市積極將文明實踐的觸角延伸到城鄉各個角落,通過提升服務質效持續擦亮“大愛之城”金字招牌,志愿服務的點點印記繪出錫城最靚風景線。
聚焦智能產品使用、呵護心理健康……近日,一場精準對接老年人日常需求的“文明實踐銀發保障計劃”在濱湖區蠡園街道拉開帷幕,志愿者們把關懷和溫暖送到老人心坎上。滿滿當當的成績單彰顯今年我市志愿服務深入基層、精準觸達的成果:滾動舉辦1萬余場“文明實踐集中活動日”“文明家門口”“春風行動”“點亮星夜”“市民夜校”等活動,覆蓋120余萬人次;連續多年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月”、“崇德樂善一月一主題公益活動”、“愛心送考”志愿服務等品牌活動,助推文明實踐理念深入人心;一批優秀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項目和社區形成示范引領,在全社會匯聚起向上向善的強大力量。
擦亮服務品牌,志愿精神深入“肌理”。當前,全市注冊志愿者超197萬人,活躍志愿者超120萬人,隨著我市加力引導應急救援、法律援助、生態環保等行業力量加入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這個數字正不斷擴大。惠山頂上,一座應急救援服務站十分惹眼。“惠山國家森林公園網格化后,我們可隨時提供‘靶向服務’。”無錫市藍天救援隊隊長周立新介紹,目前已完成9條登山道路的坐標點測繪標注和90塊應急坐標牌安裝,這也是我市集應急、醫療、公安、消防、景區于一體的救援體系典范。把免費法律服務送到家門口,依托全市社區黨政服務中心,今年我市新增和規范化改造750個法律援助工作站點,組織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法律援助志愿者走進社區,近距離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姚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