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一場簡單的告別儀式在如皋市吳窯鎮老莊村舉行,在親人們的見證下,已故的八旬石祚玉老人的骨灰,以生態葬的方式回歸自然。儀式現場,沒有傳統的爆竹紙錢,沒有民間僧道的敲敲打打,更沒有豪華宴席……
這一改變,源于殯葬改革。5日,省民政廳公布全省喪葬禮俗改革試點縣(市、區)名單,如皋市位列其中。近年來,如皋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農村殯葬移風易俗,一股綠色殯葬新理念、新風尚悄然形成。
觸及改革痛點
向千年陋習宣戰
走進離如皋主城區20分鐘左右車程的東陳鎮公益性公墓,給人一種走進公園的錯覺:高大的徽式門頭采用了黑白色系,正中間則用金色鑲刻著“西園”二字,沿著寬闊的水泥路往里走,只見一排排青松翠柏圍繞在墓地周圍,清幽靜謐。
“別看現在這里環境很好,過去的農村都是東一個墓地西一個墳頭,那時候的人沒有生態安葬的意識?!睆氖旅裾ぷ鲙资甑睦贤静坛扇缑枋鲋^去如皋的殯葬狀況。和很多地方一樣,由于傳統風俗和歷史遺留問題,當地喪事大操大辦、相互攀比建豪華墳墓的風氣愈演愈烈,隨地安葬、亂埋亂葬等現象層出不窮……
面對百姓民生需求和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雙重壓力,2019年,如皋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下定決心:是時候打一場殯葬改革翻身仗了。
舊俗破冰,思想先行。為確保實現改革一盤棋,避免上緊下松,如皋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為“雙指揮長”的殯葬改革專項整治指揮部,兩位指揮長每天雷打不動地到指揮部聽取匯報、部署推進措施。
為推廣綠色、生態、文明的喪葬新理念,如皋先后印發了《如皋市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如皋市推進殯葬改革排查整治違規建設殯葬設施工作方案》《關于清理亂埋亂葬、推進文明殯葬工作的實施意見》等紅頭文件,編制《如皋市殯葬設施布局規劃(2021-2035)》,從頂層設計上不斷完善殯葬管理制度。
“特別是自去年殯儀車輛實施改革以來,喪戶對殯葬服務評價滿意率大幅度提高?!比绺奘忻裾志珠L丁山燕介紹,如皋先后投入3.5億元,建成規模型鎮級公益性公墓(骨灰堂)26個,183個村級公墓改造提升到位,可以滿足未來20年骨灰安葬需求,低保、五保、建檔立卡等困難群眾喪葬費用減免。
破除陋習,整治亂埋亂葬;重拳出擊,整治殯葬用品市場;堵疏結合,整治假僧假道和不文明辦喪現象。在聲勢浩大的三大整治下,如皋殯葬改革的大幕由此拉開。
黨員帶頭破亂象
3天清除386個墳頭
殯葬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當傳承與創新并存、文明與陋俗碰撞、親情與世俗交織,改革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
農村干部葛貞建便是這場改革中的親歷者。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徐葛社區一個種滿小樹苗的“生態園”里鋤草。而他腳下的生態園,在三年前其實是一個有著386個墳頭的老墳場。
徐葛社區位于革命老區江安鎮中片,在那個戰亂的年代,田間屋后就地入土為安是最方便的殯葬方式,直到2019年,乘著殯葬改革的東風,轄區內1002座墳頭開始集中整治。
當記者問起平整、遷移的過程中遇到過什么困難,葛貞建的思緒一下子被拉回到3年前?!爱敃r消息一出,全村立刻炸開了鍋,各種反對的聲音接踵而來,有人舍不得拆去花重金建造的豪華墓碑、有人則是怕動了祖墳的根基,阻力比想象中的還要大很多?!?/p>
葛貞建自家的祖墳也在那片老墳場,身為社區居委會副主任,他二話不說,當起了平墳頭的帶頭先鋒。都說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在葛貞建和社區80多名老黨員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的努力下,一些原本觀望的老百姓開始接受并同意。
在江安鎮副鎮長、徐葛社區黨總支第一書記王道吉的電腦里,至今還留著多張老墳場的舊照。照片里老墳場雜草叢生,老百姓去掃墓根本沒有下腳的地兒。
“再難也要推,再硬也要破?!蓖醯兰钪獑试崤f俗根深蒂固,在上門勸說農戶時,既講政策又打感情牌,一邊和農戶講生態保護大道理,一邊幫他們算“綠色殯葬”這筆民生賬。“整治亂埋亂葬,我們并沒有一刀切,而是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地有序整改?!?/p>
正因為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短短3天,這塊硬骨頭便被拿下,386個墳頭全部清理到位。
在這場整治中,如皋靈活運用平整墳頭、就地深埋、遷入公墓(骨灰堂)三種方法加以推進,共清理土墳、硬質化墳墓、冥(碑)亭28萬余個,超標墓碑、“活人墓”、硬質墳亭等違規殯葬設施全都消失不見。在民政、市場監管、城管等五個部門聚力攻堅下,殯葬市場得到有效整頓,累計查處喪葬用品經營戶3491家,拆解棺材276口、墓碑228個、墓亭523座,銷毀和暫扣封建迷信喪葬用品40噸。
制止喪葬陋習,引導群眾綠色殯葬,文明之種開始在如皋群眾心中扎根。
348個紅白理事會
理出一股文明風
去年冬天,江安鎮周莊社區村民孫修明的母親剛去世,紅白理事會成員徐萬圣便上門吊唁,順便提出喪事簡辦的建議?!袄蠈O,辦事就去村里的民俗喜慶堂吧,省錢又省事?!?/p>
起初孫修明還有些顧慮,想在家里大辦一場,但聽說民俗喜慶堂設備齊全,還有空調可以取暖后,便接納了徐萬圣的建議。
雖然沒有敲鑼打鼓、沒有和尚誦經,但是孫修明請了一個戲班子在門外的百姓大舞臺唱戲,孩子們玩累了還可以去隔壁的農家書屋看看書,得到了不少親戚的好評。更讓孫修明意外的是,這次辦白事的費用才花了幾千元,在過去至少得要兩三萬元。
“以往要大操大辦的老人去世周年紀念日、陰壽等儀式,現在我們都提倡通過免費請村民看戲的方式來代替,不再收禮金、不再請客吃飯。”在周莊社區黨總支書記孫新濤看來,民俗喜慶堂的建成和紅白理事會的組建,將村規民約中的易風俗,氣象新,紅白事,不鋪張幾句話真正落地,也成為了這個全國文明村的清新底色。
像這樣在村民家里有紅白事時提前介入、全程參與,整治農村婚喪大操大辦、高額彩禮等不良習俗的紅白理事會,如皋一共有348個,村村全覆蓋。
殯葬改革是覆蓋殮、殯、葬、祭各環節的全面改革,在如皋市委書記何益軍看來,改革的最終落腳點是低碳、綠色、文明、節儉,是從擺排場、搞攀比的要面子到量力而行、文明辦喪的強里子。
“今年全市將投入近3億元,加快推進市殯儀服務中心建設,開展遺體接運、定點治喪、入園安葬一條龍服務?!焙我孳娬f,將持續在鞏固專項整治成效、提高骨灰入墓安葬率、倡樹文明新風等殯葬改革“后半篇”上下功夫、求突破,確保深水區改革取得實效,助力鄉村振興和社會文明進步。
(記者 陳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