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海安高新區各村、社區紛紛開啟“溫暖秋冬”文明實踐行動。海安街道新橋社區和平橋村聯合開展“文明繪夢綠書簽,凈網護苗e路行”活動,20多名家長與孩子一起在橫幅上簽名,號召大家自覺抵制和遠離非法出版物,營造綠色文明閱讀風尚。潤物細無聲,文明鄉風暖。海安高新區在4個街道的21個社區40個村建立100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海安市委常委、海安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郝三旺說,通過筑牢陣地、培育文藝志愿者隊伍,引導花鼓、剪紙、扎染等一批優質文化資源向基層一線下沉,常態化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文化藝術活動,讓鄉風文明滋潤社會的每個角落。
一座博物館,傳承鄉村文化遺產
走進南通扎染博物館,發現該館不僅是記錄與固化南通扎染發展歷史的博物館,還是一個集文化、休閑、閱讀、體驗等各種功能的時尚人文基地?!斑@里是扎染研習體驗區,每周都有家長帶著孩子體驗;這里是閱讀區,這本傳授扎染技藝的《藝術染整工藝設計與應用》就由館里的專家編著?!蹦贤ㄔ静┪镳^館長徐清邊走邊介紹,扎染博物館還有一個功能就是面向公眾開放,傳承以扎染為主的鄉村文化遺產。南通扎染博物館是國內首家以地域命名的中國扎染時尚應用博物館,位于海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由江蘇華藝集團投資建立,于今年9月26日開館。
11月2日,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四(8)班的學生來到這里,開展“邂逅扎染藝術,探秘非遺文化”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博物館的指導老師為同學們介紹了扎染藝術的悠久歷史和文化意義后,開始手把手教孩子做扎染作品。孩子們通過捆綁、染色、蒸煮、解綁以及晾干填充棉花等一系列步驟,一件自己喜愛的玩偶就做成了。曹崔琦同學說:“扎染的成品總是讓人意外,就像拆開盲盒一樣的新鮮感,充滿了未知的樂趣?!?/p>
每一個孩子都是文化傳承的使者。7月18日,博物館還在籌備期間,胡集街道園莊村組織暑假在家的孩子,來到華藝集團體驗扎染制作。博物館副館長宋亞萍說,近的有海陵初中的學生,遠的有南京工業大學的學生,開館以來,前來體驗已有600多人次。
近年來,海安高新區每年制訂年度非遺進校園清單,組織京劇、花鼓、葫蘆畫、繩藝、越劇、糖畫等非遺進校園,并在全區中小學大力推進非遺項目“一校一品”項目建設,舞獅、舞龍、花鼓、連廂、剪紙、道情、扎染等地方非遺項目已在數十所學校普及,參與學生超萬人,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了解民俗、感受民風,實現了非遺傳承與專業育人互促共生。
一群志愿者,豐富鄉村文藝生活
胡集街道譚港村以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建有文藝宣傳、腰鼓、廣場舞、太極拳等10多個文藝志愿者隊伍,參與人員近千人。11月10日晚,一場以“繁榮鄉村文化,賦能鄉村振興”暨萬里千家惠民為主題的演出在譚港村東廣場舉行。
這場演出由村里的群樂文藝宣傳隊邀請了村外的華新鍋莊、孫莊兩個文藝宣傳隊和姐妹開心舞蹈隊共同參與,共演出了26個節目,涉及獨唱、花鼓、小品、情景劇、燈籠舞等10多個劇目,觀看人數500多人。
近年來,海安高新區以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以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載體,以培育文藝志愿者為抓手,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譚港村位于海安高新區工業核心區域,共有21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7000多人,其中外來人口占70%?!按謇镉腥齻€百姓大舞臺,群眾稱為東、南、北三個廣場,每年開展文藝演出30余場次?!贝妩h總支書記夏彬說,傳播鄉風文明,他們把活躍在農村的文化能人、民間藝人組織起來,并提供相應的文化設施和活動陣地。
目前,譚港村里最活躍的群樂、富雅兩支文藝隊伍有40多人,成立11年來,已自編自導自演130多個節目。村里文藝志愿者張海燕說,我們經常自發組織文藝演出,村里為我們專門配備了燈光、音響,采購演出服裝等。
群樂文藝宣傳隊召集人陳時林說,今年夏天,他們與富雅文藝宣傳隊一起,舉辦了“抵制高額彩禮 倡導文明婚俗”“傳承好家風 倡導文明風尚”移風易俗專題文藝惠民演出,倡導婚俗新風尚。16組的退休教師曹肇銘說,身邊的人演給身邊的人看,很親切,豐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還提高了大伙兒的文明層次。
目前,海安高新區擁有文藝志愿者團隊53個,參與的志愿者700余人。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中心組聯處曾調研海安高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者工作對他們發揮鄉土人才優勢,建立專門的文藝志愿者隊伍,豐富鄉村文化生活給予充分肯定。
一條特色帶,傳播鄉村文明新風
汽車從南往北行駛在204國道上,來到啟揚高速海安西互通,就會看到路的右側有一間橙色小屋,這便是“路過陳港休息驛站”。驛站由核酸檢測小屋改造而成,里邊便民設施齊全,同時共享相鄰的陳港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各類休閑娛樂設施、衛生室、公廁及1000平方米的免費停車場。貨車司機陳志強說:“這個驛站在跑這條路線的貨車司機群里小有名氣。今天開了將近4個小時了,正好路過這兒,就停下來喝杯熱茶,休息一下。”
端午這天,陳港村還在驛站開展包粽子、做香囊等活動,隨后,送給沿路的貨車司機。齊建茹是一名從杭州出發前往漠河的騎行背包客,這天他正好路過海安,他“意外驚喜”地與驛站的志愿者一起做香囊,感受到了旅途的溫暖和節日的快樂。
驛站配有電子鎖,手機掃碼即可進入。里邊有空調、微波爐、飲水機,還有報紙、圖書等。里邊還有一個誠信售賣角,除飲用水、應急藥品等免費提供外,桶裝方便面、面包等生活物資,均可自行掃碼購買?!斑@樣既能保證驛站可持續運行,更是一種誠信文明潛移默化的教化?!睂O莊街道陳港村黨總支書記史桂東說,今年以來,已售出方便面40多桶,每一個司機都能堅守誠信,有些司機知曉這是公益項目,還會多掃幾塊錢作為捐贈。驛站墻上的一張卡片上寫著“一個充滿愛心的地方,我和父親要把這份愛心傳遞到全國”,落款是新疆昌吉州的小伙牙生江·買合木提,卡片下面是他與父親在驛站前的照片。今年8月,這對父子從福建騎行到北京,路過海安,遇見驛站,從在這里的小憩中,感覺到了這個城市的溫暖。
今年,海安高新區因地制宜在境內204國道沿線先后打造騰龍物流園“司機之家”、中海油“家”油驛站等8個等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串點成線,形成一條可觸可感、互動聯動的“路過海安 遇見文明”文明實踐特色帶,在服務過往司機、行人及周邊群眾中涵養文明鄉風。(海安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