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正月(十五)第一個月圓夜被稱為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元夜”、“燈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的元宵節,也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啟東呂四港鎮以“我們的節日·元宵節”為主題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廣大居民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歡度元宵佳節。
做花燈,傳習俗,親子齊樂鬧元宵
元宵節當天下午,呂四港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室內傳來一陣歡笑聲,走進一看,十幾組家庭其樂融融。本次“巧手做燈籠 歡樂鬧元宵”活動是讓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在動手制作燈籠的過程中,了解元宵節的習俗,感受元宵節歡樂的氣氛,促進親子交流,溫暖孩子們的兒童歲月。
適逢元宵節學校放假,機關干部毛中楠早早地帶著女兒來到了活動現場。做框架、貼燈面、纏燈珠、掛手提桿,父女倆分工合作,很快一盞扇形的彩色宮燈完成了。“通過手工制作的親子互動,不僅營造了節日的氛圍,讓孩子們在節日中了解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把這種文化根植于孩子的心中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我們傳統文化的魅力,更是增進了孩子和家長的情感,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
猜燈謎,揚正氣,學習強國樹新風
“世界環境日是每年的幾月幾號?”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什么?”
中國自古就有元宵節猜燈謎的習俗,啟迪智慧又迎合了節日氛圍,體現了人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的元宵節,呂四港鎮舉辦的“猜燈謎”活動吸引了不少居民前來參與,為港城增添了喜慶和熱鬧。清澈明凈、岸綠景美的護城河邊喜慶的燈籠高高掛起,時不時隨風搖曳。看著掛在紅絲帶上的謎語,大家都興致勃勃地參與其中,有互相討論的,也有拿著手機百度的,還有拿手機給掛著紅燈籠的護城河長廊拍照的。本次猜燈謎活動共準備了200道謎題,更是將“學習強國”平臺內的答題題目設計成數百條趣味燈謎供人猜讀,謎語的內容涵蓋廣泛,包含地名成語、歷史人文、生活常識等,既能學習知識又不失趣味。
“‘學習強國’是我們每一位黨員的指尖加油站,今年也是建黨100周年,我覺得能夠把‘學習強國’和傳統節日相融合更能激發我們的學習熱情和節日的氛圍。去年6月份以來,我們呂四人民的母親河也發生了大變樣,呂四港鎮政府順應民意,堅持全面建設小康、生態優先,啟動護城河生態修復工程,半年后的今天能夠在這里沐浴陽光、感受傳統節日氣氛、學習‘學習強國’知識,也是黨給我們老百姓的最好關懷。”活動現場,今年85歲的社區老黨員徐永平看到這樣的場景分外激動。
元宵節猜燈謎活動為居民們營造了一個溫馨、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不僅僅讓居民們感受了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還增進了鄰里交流,營造了學習氛圍。
吃元宵,品元宵,元宵佳節香氣飄
湯圓又名“湯團”,寓意著團團圓圓、幸福美滿。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呂四港鎮鶴城幼兒園開展了“歡樂元宵節——做湯圓”主題活動。中班組幼兒在老師和志愿者的幫助下了解了“元宵節”傳統習俗,對于做“元宵”這個新技能躍躍欲試。老師介紹了湯圓的制作方法和步驟,然后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做湯圓。白白的糯米團在孩子們的手里翻滾著,圓的、方的、扁的,雖然孩子們做的湯圓大小不一,有些甚至還不太美觀,但是從孩子們臉上的表情都能看出無比的自豪。
參與此次活動的中班組老師徐丹婷是個90后,“印象中我們小時候沒有參加過集體做湯圓的活動,很熱鬧,也很有趣,這樣的活動我們以后也盡量多組織,傳統習俗需要傳承,這不僅能加深孩子們對我國傳統節日的認識,也能增強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在這美好的節日里,我們祝愿鶴城幼兒園大家庭就像元宵一樣團團圓圓,和和美美,一起展望未來美好的生活!”
萬家元宵夜,一街太平歌。啟東港城呂四今年舉辦的“我們的節日·元宵節”主題活動,設計了這一系列集互動性、趣味性、觀賞性為一體文化活動。在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里,這些精心推出的系列活動吸引了一大批居民參與其中,豐富了居民們的文化生活,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凝心聚力迎新春,港城呂四也將在這濃郁的節日氣氛中開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