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姐妹,今天我們一起去‘愛心車間’做鞋子……”3月2日一大早,王鮑鎮久東村村委會里熱鬧非凡。蔡仲章、張惠珍夫妻的“愛心車間”在村委會支持下繼續辦起來,有閑暇的村民們紛紛自發應聘成為“車間”里的操作工。
久東村的“愛心車間”久負盛名。2001年起,蔡仲章、張惠珍夫婦在家里開設“愛心車間”,縫制愛心棉鞋送給周邊困難群眾和孤寡老人。夫妻二人上門逐一量尺寸、親手選購原料,縫制過程更是一絲不茍,力求精致完美,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愛心夫婦”。2018年起,他們每年向周邊敬老院贈送棉鞋。老夫妻倆常說,只要眼睛看得見、手動得了,愛心鞋就會一直做下去。多年來,蔡仲章將近千雙愛心鞋無償送給各大敬老院及周邊貧弱群眾、孤寡老人,以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個平凡好人的感人風采和高尚情操,先后獲評“啟東好人”“江蘇好人”。
2021年5月,蔡仲章因病去世,但夫妻倆答應送給敬老院的鞋子還有120雙沒有完成。彌留之際,蔡仲章再三叮囑張惠珍,一定要把剩下的棉鞋做完。含淚料理完老伴的后事,張惠珍重拾針線,但以前打樣、裁剪都是蔡仲章完成的,張惠珍只負責縫制,少一個人,“愛心車間”開不了工。
張惠珍接連幾個晚上輾轉難眠。村黨總支書記徐曉艷上門走訪,張惠珍拉著她的手說起知心話,將苦惱倒給這位“老侄女”。“大娘,這事我來想辦法!”徐曉艷一口答應下來。她一方面在村干部群里作動員,同時找張惠珍的鄰居商量,“張大娘是做好事,我們不能袖手旁觀,不如大家一起幫她做棉鞋?”想法提出后得到一致贊同,村民們紛紛自發應聘成為了“車間”里的“操作工”。
蔡仲章老人走了,張惠珍年歲已高,體力、精力也愈發跟不上,為將愛心傳遞給更多有需要的老人,讓“愛心車間”持續運轉,讓更多無依無靠的老人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使溫暖持續接力,徐曉艷在村委會提出將“愛心車間”搬到村委會,同時發動全村有縫紉技能的村民,把“愛心車間”的精神延續下去。
3月2日上午,數十位村民和鎮上的志愿者們齊聚村委會,見證了“愛心車間”的授牌,同時寫下加入“愛心車間”的志愿者信息表。徐曉艷表示感謝的同時,也希望大家發揮各自特長,將“愛心車間”的精神延續下去。張惠珍笑著說:“做夢也沒想到,‘愛心車間’比以前更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