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ya4q"></strike>
<strike id="gya4q"></strike>
  • <fieldset id="gya4q"><input id="gya4q"></input></fieldset>
    <abbr id="gya4q"><sup id="gya4q"></sup></abbr>
  • <abbr id="gya4q"></abbr>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南通 > 如東 > 正文
    南通如東:“行走的思政課”引領特色育人航程
    2025-04-07 15:05:00  來源:如東縣文明辦  

    “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年,身處偉大時代,要勇挑祖國和民族復興的重擔,積極投身實現“中國夢”的時代潮流,在為祖國和人民的奉獻中綻放最美的青春。”4月2日,江蘇省栟茶高級中學成人禮活動中,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符鈺寄語莘莘學子帶著活動中收獲的力量,努力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江蘇省栟茶高級中學堅守“紅色鑄魂”育人特色,用心構建“行走的思政課”教育體系。活動當日,該校高二年級 800多名學生參與“紅色研學+文化浸潤+成人禮”三位一體的社會實踐活動,在跨越時空的交流中,實現了意義重大的成長。

    沙家浜紅色研學:感受烽火歲月

    活動伊始,同學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走進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館內,柔和燈光照亮珍貴文物,詳實資料有序陳列,共同呈現出新四軍傷病員與沙家浜百姓齊心抗日的英勇場景。一幅幅歷史圖片、一件件實物,仿佛在講述那些被歲月塵封的往事。隨后,沉浸式實景劇《蘆蕩烽火》精彩上演。演員們生動演繹了新四軍在蘆葦蕩里與敵人巧妙周旋的驚險過程,讓同學們如同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那段戰火紛飛、充滿危險的歲月,體會革命先輩的堅定信念與無畏勇氣。沙家浜之行就像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不僅讓同學們更了解革命歷史,還在他們心中種下紅色的種子,為青春增添一抹鮮艷的紅色。

    蘇博西館文化行:領略千年文脈

    在蘇州博物館西館“純粹江南”展廳,新石器時代的古樸陶器、明清時期的絢麗絲織品,都承載著千年的歷史氣息,似乎還留著先輩們生活的印記。蘇繡、核雕等非遺技藝在傳承人的手中煥發光彩,同學們不禁感嘆:一針一線、一雕一刻都飽含先輩智慧,值得永遠珍惜和守護。歷史課代表在研學筆記中寫道:“這些文物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先民智慧的體現。”在非遺工坊,同學們親自體驗核雕技藝,在小小的桃核上刻下“強國有我”四個字,這不僅是一份特別的研學紀念,更是他們傳承傳統文化、擔當時代使命的莊重承諾。蘇博西館之行在同學們心中種下文化傳承的種子。相信未來,他們會帶著這份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在傳承的道路上展現青春風采,書寫新時代的文化篇章。

    南大禮堂成人禮:開啟逐夢征程

    當日傍晚,夕陽余暉灑在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大禮堂,家長、老師和學生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青春路上這個重要的時刻。成人禮活動在激昂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教師代表鼓勵同學們在求知路上勇往直前,不懼困難;家長代表則表達了對孩子未來的美好祝福和殷切期望。隨后,精彩的《十八而志,“栟”向未來》詩朗誦表演開始,同學們用激昂的聲音、真摯的情感,展現出新時代青年積極向上的朝氣和追逐夢想的堅定信念。活動中,同學們身姿挺拔,眼神堅定,誓言響亮,表明要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的決心。學生代表上臺分享成長感悟和未來規劃,表達對老師教導和家長付出的感恩之情。

    符鈺表示,栟茶高級中學將持續深化“黨建+”模式,通過“紅色資源活化、傳統文化創新、儀式教育賦能”三大工程,精心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和世界眼光的時代新人,為國家發展輸送新鮮力量。

    責編:如東文明辦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