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二月三日是立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春雨驚春清谷天,大地回春、萬物復蘇,“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春風,吹走寒冷,消融了冰雪;春雨,潤澤原野,豐腴了河溪;春風化雨,喧鬧枝頭,蔚藍了天際。春天的顏色是爭妍吐芳、春天的氣質是盎然辛勤,春天,標志著新一年的開始,而春天的開始,是溫暖與溫馨。在這個春天里,我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暖新春活動爭妍吐芳、盎然辛勤,講述著一則則溫暖與溫馨的——春天的故事。
春聯寫祝福:墨香“青”新
春節臨近,青口鎮新莊社區承恭書院喬延福、李慶彪等多名黨員志愿者,書寫近500副春聯,為居民送去新春祝福。活動弘揚了民族傳統文化,展現出當代共產黨員的嶄新風采。
扶貧幫困難:豪禮相“宋”
2月3日,宋莊鎮開展“新春慰問送溫暖 扶貧幫困暖人心”志愿服務活動,集中為困難群眾發放米、面、油等春節慰問品,讓他們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新風尚打卡:似“海”情深
“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海頭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志愿者到龍河小學開展“八禮四儀”培訓活動,教育未成年人講文明、懂禮貌。活動中,志愿者們與留守兒童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他們的生活學習日常,了解他們的心理及父母外出務工等情況,希望孩子們從小樹立遠大志向和崇高理想,養成良好品行,好好學習,刻苦鉆研,長大后成為對社會的有用之才。同時聯合海頭鎮電商協會開展“愛暖童心 ”暖衣捐贈活動,為留守兒童送去防寒服、冬鞋、手套、襪子、書包以及文具,帶給孩子們健康與冬日里的溫暖。隨著近期疫情防控形勢出現的變化,全國多地倡導就地過節。而老人們普遍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缺乏與子女聯系的渠道,成為一道亟需解決的難題。南朱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新春送溫暖 手機話親情”主題活動,發動電商企業家捐贈愛心款,為全村370位70歲以上老人購置老年手機,并聯合移動公司志愿者為老人辦理手機身份認證、實名登記和現場調試,志愿者們詳細教授老人手機操作流程,叮囑老人注意充電安全。一部新手機連接了兩地親情,讓這個年過得格外暖心。
防疫大禮包:“石”實在在
春節將至,返鄉人員增多,為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營造眾志成城、攜手戰“疫”的濃厚氛圍,石橋鎮開展“防疫不松懈 健康迎新年”防疫大禮包發放活動,向困難群眾贈送裝有“滅菌口罩、便攜式酒精噴霧、消毒濕巾、防疫宣傳彩頁”的防疫暖心關愛大禮包2000余份,并耐心為群眾科普防疫小知識,充分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科學預防和應對疫情。不少群眾表示,有了這個大禮包,對疫情防控的認識加深了,過日子更加安心、放心。
志愿者培訓:瓊“林”玉質
2月3日,黑林鎮招募志愿講解員,到劉少奇舊居現場開展講解培訓,為志愿服務隊充實了力量。此前,志愿者們開展“文明實踐暖新春”活動,給一些困難群眾送去大米、食用油等慰問品,帶來節日的問候。
各界送溫暖:通“統”到位
區教育局、沙河鎮黨委政府在沙河中心小學聯合開展“情暖新春 助夢童年”關愛兒童捐贈活動,區三家愛心企業、鎮各中小學校長和教師、100名中小學學生及監護人參加。愛心企業家們捐贈的物資有羽絨服、文具四件套、春聯、玩具和一定數額的現金紅包。區民政局開展“情系留守兒童 共享溫暖陽光”愛心活動,給各鎮養老機構、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和困難家庭兒童配發疫情防控物資,全力照護“一老一小”。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文明實踐暖新春”志愿服務活動,走進班莊鎮圈洪爽村、青口鎮新莊社區,為困難群眾送去米、面、油、蛋,送上新春的祝福。區統計局共赴沙河、黑林、城頭、塔山、厲莊、贛馬、班莊等七個鎮,共計向120戶低收入農戶家庭每戶發放一套床上用品,令家家戶戶溫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