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節來臨之際,連云港市依托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廣泛開展文明祭祀、移風易俗、關愛幫扶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更好滿足城鄉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全民文明實踐。
推進綠色清明
開展文明祭祀
清明時節,細雨如絲,連云港市海州區浦南鎮太平村迎來了一場莊重而質樸的烈士紀念活動,村民們齊聚王鴻玉烈士安息之地,以最真摯的方式追思英烈。王鴻玉烈士,1940年出生于太平村,1962年響應號召光榮入伍。1966年4月23日,在執行任務時,馬車突然受驚狂奔,王鴻玉烈士為救三名兒童光榮獻身。內蒙古軍區追認他為中共正式黨員,追記一等功,并授予模范共青團員稱號。緬懷現場,太平村的男女老少,手持鮮花,靜默肅立,在村組干部的引領下依次向烈士表達敬意。
4月1日上午,連云港市連云區板橋街道組織中小學生赴連云區烈士陵園開展“鐵血丹心照青史 少年壯志繼征程”清明祭掃活動。上午9時,雄壯的國歌聲在紀念碑前響起,民兵與少年們肅立高歌。活動中,退役軍人代表向師生講述了徐傳寶烈士的英勇事跡:1989年5月23日,18歲的民兵徐傳寶為制止盜沙毀堤的犯罪行為,在搏斗中被歹徒推入深海。他奮力追擊逃竄船只時,遭鐵锨重擊沉入波濤,用生命守護了海岸線的安全。少年們凝視著烈士的墓碑,稚嫩的面龐寫滿凝重。
推進移風易俗
倡樹文明新風
近日,連云港市東海縣牛山街道科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極組織開展了“爭當文明養犬人,規范和諧新生活”文明養犬宣傳活動。活動當天,社區志愿者向過往居民發放精心制作的文明養犬宣傳單,內容涵蓋養犬法規、免疫知識、日常養犬注意事項等,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案例,向居民普及文明養犬的重要性。在發放傳單的過程中,志愿者耐心解答居民提出的各種問題,如犬只咬人后該如何處理、如何辦理犬證等。
近日,連云港市贛榆區柘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鎮中心夜市舉辦移風易俗文藝演出,通過柘汪鎮的文藝愛好者們自編自導的節目傳遞移風易俗理念,豐富基層文化生活。演出以喜慶的《大秧歌》開場,鼓聲與舞步點燃現場;傳統京劇選段《智斗》、獨唱《最親的人》等節目展現傳統與現代融合。小品《柘里的喜事》聚焦婚俗新風,取材當地生活,用幽默詼諧的表演令現場笑聲不斷。舞蹈《杏花落》《烏蘇里船歌》則通過柔美舞姿與歡快節奏,分別呈現江南風情與漁家文化。活動將文藝展演與夜市攤位形成良性互動,既豐富了群眾夜間文化生活,也為商戶帶來人氣。
傳承雷鋒精神
文明實踐我行動
為弘揚雷鋒精神,樹立崇高的社會主義道德風尚,連云港市灌云縣圖河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黨員干部群眾開展“學雷鋒好榜樣 好人好事夸夸會”活動。“我們村的老丁經常幫助困難家庭,捐錢捐物,不求回報,我們都很佩服他。”“還有一些老黨員無償的在村里幫忙,尤其是下雨天冒雨給不能勞作的老人的農田排水,不計較一點個人得失。”……為了讓雷鋒精神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志愿者在“雷鋒在身邊”交流互動環節,引導村民們分享了自己身邊的好人好事。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將活動現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近日,連云港市灌南縣李集中學的學生們前往李集鎮敬老院開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為老人們送去了關愛與溫暖。活動當天,學生們滿懷熱忱地來到敬老院。一進敬老院大門,他們便迅速行動起來,分工明確地開始為老人們打掃房間、整理衣物。有的學生認真地擦拭窗戶和桌椅,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有的學生細心地為老人整理床鋪,將房間布置得溫馨整潔。在打掃過程中,學生們還親切地與老人們交談,傾聽他們講述過去的故事,歡聲笑語回蕩在敬老院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