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午,2021年度淮安市“我們的節日·春節——文明實踐暖新春”淮安區主場活動在淮城街道恩來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行,由此拉開了今年“文明實踐暖新春”活動的大幕。春節前后,淮安區廣大志愿者深入基層,積極開展理論宣講、疫情防控、文化惠民、關愛困難群眾及留淮人員等志愿活動,在全區城鄉營造了歡樂、祥和、溫暖的節日氛圍,切實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中國好人”王賢忠、“江蘇好少年”王思懿發出“文明實踐暖新春”行動倡議
理論宣講接地氣
淮安區各鎮街道、各單位抓住黨員冬訓的有利時機,創新理論宣講方式方法,將“理論年貨”送達基層。流均鎮漁業村針對漁民黨員多、作業周期長、學習教育集中難的實際,緊貼漁民需求,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載體功能,組織“百姓名嘴”志愿宣傳員,深入碼頭、船頭,送理論宣講、送文藝演出,把學習課堂搬到船頭碼頭,確保漁民黨員冬訓學習“不掉隊”。同時向所有村民解釋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的重要意義,并為村民們規劃了未來出路。施河鎮組織鎮村有理論基礎的黨員干部志愿者成立黨課理論宣講團“送課上門”,在全鎮29個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巡回授課,同時結合在“淮安施河網”公眾號開設的“黨員冬訓微課堂”專欄,開展“線上+線下”同時同步學習的模式,激活黨課活力。漕運鎮黨委組織黨員干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志愿者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轄區內進行疫情防控、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鄉村振興等宣傳活動,以充滿濃濃方言味道的鄉音和接地氣的宣傳方式,把會議精神手稿送到百姓手中,跟百姓面對面一起學習,實現黨員冬訓全覆蓋。
流均鎮湖上冬訓暖人心 圖片提供:流均鎮 陸璇
疫情防控不放松
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仍在肆虐蔓延,國內多地出現零星、散發病例,常態化疫情防控依然不可松懈。春節期間,在淮城街道恩來社區,由18名大學生組成的“海棠花開抗疫志愿服務隊”,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做好防疫知識宣傳,并號召身邊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活動,共抗疫情,確保廣大居民過上平安幸福年。截至目前,“海棠花開抗疫志愿服務隊”的大學生志愿者們已經為兩千余名居民提供了咨詢服務,跟蹤整理了853位返鄉人員信息。在復興鎮,也活躍著一支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隊伍,他們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堅持每天把重點部位和重點區域環境進行消毒處理,同時認真排查有無疫區返鄉人員,指導返鄉居民掃碼、測量體溫、出入登記,并在村(居)顯著位置張貼《新冠病毒疫情防控通告》。此外,在各單位黨員冬訓過程中,普遍采用“云課堂”“四頻一網”等網絡授課方式,最大程度的減少人員集聚和疫情傳播的風險。
淮城街道恩來社區大學生志愿者積極參加疫情防控 圖片提供:淮城街道恩來社區
文化惠民樂萬家
為滿足廣大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春節期間,淮安區文藝志愿者創新活動形式,深入基層一線,把豐盛的“文化大餐”送到群眾“家門口”。
寫春聯、送福字、教書法、看好書、花船表演……連日來,施河鎮“暖春系列文化活動”在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持續開展,淮安區青年書法家協會志愿者開展“寫聯詠春,送福萬家”公益活動;大學生志愿者們組織中小學生來到實踐所閱讀室開展全民閱讀春風行動;鎮百姓理論說唱團給群眾帶來了一場場精彩的花船表演,用“文藝+宣講”的方式在“小舞臺”演繹“大道理”,將黨的方針政策“演出來”,真正實現黨的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車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設了剪紙志愿活動室,經常組織開展剪紙志愿活動,邀請剪紙專家前來指導,以點帶面,逐步普及剪紙藝術,力求將車橋剪紙藝術發揚光大,讓村民接受到剪紙藝術的熏陶。2月9日,河下街道城郊社區在組織開展的“剪窗花 寫春聯 歡歡喜喜過大年”活動中,注重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的宣傳,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節日氛圍。
施河鎮開展“寫聯詠春,送福萬家”公益活動 圖片提供:施河鎮宣傳辦
扶貧幫困顯真情
為保證困難群眾、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平安溫暖過冬、喜迎新春佳節,全區廣大志愿者連續開展了一系列扶貧幫困“暖心”文明實踐活動。1月25日,復興鎮團委聯合復興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志愿者于開展“童享陽光 ?溫暖同行”慰問活動,進行實地走訪慰問,為10名“事實孤兒”送去了溫暖與關懷。博里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同藍精靈網格愛心服務隊和社會愛心人士共同在博里中心小學進行 “情系下一代,志愿獻愛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捐贈活動,為周子妤等同學送去溫暖。臨近春節,為保障建檔立卡老人身體健康,近日朱橋鎮健康促進與體育服務志愿服務隊,在衛生院院內為轄區內符合條件的老年人,開展免費體檢活動。流均鎮在開展黨員冬訓的同時,還為村里困難黨員開展“三送活動”:送禮金、送禮品、送理論,給他們帶去慰問金、慰問品和理論書籍,讓大家感受到黨的溫暖。(淮安區創建辦文明實踐指導組 馬東)
流均鎮開展慰問活動 圖片提供:流均鎮 陸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