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淮陰電廠檢修部副主任李京澤,在三尺焊臺上練就雙手焊、鏡面焊、不泄壓焊的業界“三絕”之技,并廣泛運用于工程實踐,使焊縫優質率保持在99%以上。他攻克上百項生產焊接難題,為企業節省上千萬元資金。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李京澤勞模工作室”培養了50多名高技能焊接人才,他把個人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創新成果轉化成應用實戰技術,并毫無保留地傳授推廣。李京澤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中央企業技術能手、江蘇大工匠、江蘇省突出貢獻高級技師、江蘇特級技能大師、“江蘇好人”等殊榮。
干一行愛一行
精益求精“育匠心”
1991年,李京澤從淮陰技校畢業后,被分配到華能淮陰電廠,成為焊工班的一員。他自費購買各種專業書籍,苦練“蹲、眼、腕、穩”四大基本功,常常放棄休息,整天待在廠里,成了全廠技術進步最快、焊接質量最好的青年焊工,僅用8年時間就成長為高級技師,熟練掌握了各種焊接操作技能,并為廠里帶來國內外先進焊接技術。精湛的技術使李京澤在電力系統名氣大增,他多次赴安徽、浙江、四川等地進行技術指導,還赴國外參加學習交流培訓活動,向世界展示中國工匠的智慧和技藝。
在其位擔其責
沖鋒在前“鑄匠魂”
面對危險程度高、焊接難度大或材質特殊的焊接任務,李京澤主動請纓、沖鋒在前。一次,電廠設備突現10厘米的“裂縫”,管道內蒸汽壓力瞬間高達17.5Mpa,溫度高達545℃,機組面臨停機風險。李京澤突破身體極限,冒著高溫奮戰近6個小時補好裂縫。多年來,李京澤身上到處是高溫焊花灼傷的痕跡,飛濺的鐵屑使他的右眼視力從1.5降到0.4,但他從來沒有叫過一聲苦、一聲累,在濃煙重塵中打通一條復工復產的快速通道。
鉆一行磨一技
勇于創新“踐匠行”
為攻克技術難關,給搶修工作爭取時間,李京澤“自虐式”進行左手強制訓練,練就“雙手焊”技術,在上百次材料試驗中探索出“鏡面焊”新技術,攻克焊接觀測盲區難題,在高溫炙烤的危險環境中,勇闖“不泄壓焊”技術禁區。李京澤將業界“三絕”技術成功運用在電力生產檢修領域,焊縫優質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他先后參與大型技改焊接分項工程16項,解決上百項生產焊接難題,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為企業減少上千萬元的資金損失。
擇一事終一生
傾心傳藝“守匠情”
2009年,全國能源化學系統牽頭成立“李京澤勞模工作室”,旨在培養更多的專業技能人才。作為“領頭雁”,李京澤不僅將多年來摸索出的技能訣竅傾囊相授,還在科技刊物發表多篇實用性論文,為新技術應用推廣作出不懈努力,由他參與和主創的攻關課題、眾創項目獲獎2項,獲國家專利授權7項。在李京澤的帶領下,工作室培養了大批省市技術人才,54名徒弟全部獲評“華能集團技術能手”,“李京澤勞模工作室”獲評全國能源化學系統“優秀工作室”、江蘇省“示范性勞模工作室”。■融媒體記者 王磊
通訊員 張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