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ya4q"></strike>
<strike id="gya4q"></strike>
  • <fieldset id="gya4q"><input id="gya4q"></input></fieldset>
    <abbr id="gya4q"><sup id="gya4q"></sup></abbr>
  • <abbr id="gya4q"></abbr>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淮安 > 正文
    江蘇省金湖縣銀涂鎮紅湖村:紅白理事會 “理”出新風尚
    2025-02-17 10:46:00  來源:江蘇文明網  

    為扎實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營造文明節儉的社會新風尚,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近年來,金湖縣銀涂鎮紅湖村堅持把加強紅白理事會建設作為推進鄉風文明的有力抓手,全面健全和完善紅白理事會制度,引導群眾自覺摒棄陳規陋習、倡導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新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紅白理事“理”出文明新風

    通過充分發揮老黨員、村干部的帶頭引領作用,逐步加強組織建設,提升隊伍素質,強化工作作風,讓群眾能夠真正接受和理解移風易俗的核心理念。夯實組織基礎。隨著村級經濟快速發展,引導村民培育形成健康文明的村風民風迫在眉睫,2019年4月,通過黨群議事會、村民代表會共同討論決定,成立紅湖村移風易俗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移風易俗實施方案》,為倡導文明新風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推舉可信會員。成立紅白理事會,隨著組織架構的逐漸完善,紅湖村通過征求村民意見選拔了18名村中有威望、公道正派、熱心服務群眾的老黨員、村干部組建紅白理事會,成員們積極帶頭開展工作,發揮了說話有人聽、工作有人辦的良好帶頭作用。堅守工作原則。理事會牢牢落實事前報備、事中監督、事后核查的閉環管理,對治喪、出殯過程中嚴格按照白事簡辦原則,向家屬宣傳移風易俗內容,杜絕封建迷信活動,近年來鄉風民風得到顯著提升。

    (紅湖村紅白理事會外景 淮安市金湖縣文明辦供圖)

    規章制度“育”出淳樸民風

    堅持不斷總結辦事經驗,不斷完善細化規章制度,建立健全移風易俗工作運行機制,達到以制度促規范的目的,讓移風易俗工作常態化、長效化進行。納入村規民約。以《淮安市村規民約指導手冊》為指引,每年因時因勢修改完善村規民約,不斷規范移風易俗工作方式,大力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讓移風易俗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明確標準要求。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要求每桌標準不得超過300元,提倡不收禮金,若收禮不得超過200元;提倡不講排場不擺闊氣,不大擺宴席;要求必須從簡辦理,不得鋪張浪費,不得從事封建迷信活動。造濃宣傳氛圍。通過入戶走訪,結合電子屏、橫幅、宣傳標語等形式向村民宣傳政策,累計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400余份,全體村民簽訂“紅湖村移風易俗喜事新辦簡辦承諾書”,同時創新紅白事意見簿,定期收集匯總群眾意見,及時改進工作。

    (紅湖村志愿者向村民發放移風易俗宣傳單 淮安市金湖縣文明辦供圖)

    文化禮堂“易”出和諧鄉風

    把文化大禮堂打造成宣傳人情新風、連接鄉情、寄托鄉愁的“精神舞臺”,鼓勵村民在大禮堂舉辦紅白喜事,實現了“門常開、燈常亮、人常在”的美好愿景。打造“好去處”。為保障村紅白事有地可辦,經村委和村民集體討論后,紅湖村投資850余萬元新建了總面積3500平方米黨群服務中心和文化禮堂,將文化禮堂一樓約600平方米作為紅白理事會場所,從此村民紅白事有了好去處。發揮“好作用”。從2019年1月開始投入使用以來,至目前為止已為村民辦理80宗宴席,共計1200余桌,為村民節省辦理紅白事場地租賃等費用約40萬元,免除水電費用約5萬元。培育“好風氣”。通過紅白理事會不斷向縱深推進,強化立規定矩,反對高價彩禮、反對婚喪事大操大辦、反對鋪張浪費行為,近年來紅湖村村民在婚喪嫁娶事宜中的人情支出負擔明顯減輕,年均人情支出費用減少30%。

    (紅湖村青年在文化禮堂舉行七夕倡導文明婚俗主題活動 淮安市金湖縣文明辦供圖)

    習俗移志,安久移質。風俗、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關乎移風易俗深化拓展的大門,而紅白理事會正是打開這扇門的金鑰匙,銀涂鎮紅湖村將擦亮紅白理事會建設的鑰匙,持續抓牢精神文明建設,讓文明新風吹入每家每戶的心門,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責編:秦春鳳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