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道路千萬條,最美不過回家路。
隨著春運大幕開啟,在外漂泊的人們開始了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旅程——回家。熙熙攘攘的火車站、機場和汽車站里,每一位行者的臉上都寫滿了故事,每一份行囊里都裝滿了溫情。此起彼伏的廣播聲、行李箱滾輪與地面的摩擦聲和天南海北人們的鄉(xiāng)音交織在一起,奏出一曲獨特的返鄉(xiāng)樂章。
在外地上大學(xué)的大三學(xué)生陳一同一放寒假就迫不及待地買了高鐵票,“特別想家!之前元旦沒回來,家里人念叨我好久。”一走出站臺,她就迎來了一個小驚喜:機器人載著阜寧大糕、伍佑糖麻花邀請她品嘗。“很有意思,感覺在歡迎我回家過年。”小陳高興地說,這次回家,她要多吃幾個家里做的肉圓和包子,再陪爸媽去大洋灣、荷蘭花海等景點逛逛,好好感受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氛圍。
在鹽城汽車客運站候車的人群中,快遞員趙強的身影格外顯眼,他身著標(biāo)志性的藍(lán)色工作服,盡管有些舊了,但洗得很干凈。“一下班就來趕車了,沒來得及換衣服。”趙強笑著解釋道。今年春節(jié)是他三年來第一次回家過年,以往為了多掙些錢,他都主動留在崗位上。“春節(jié)期間大家網(wǎng)購需求大,我就想著多掙點錢,家人也理解。”趙強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但今年想通了,錢什么時候都能掙,可一家人過年團聚的機會更難得。”他的行李箱里鼓鼓囊囊的,裝的大多是給家人帶的禮物,有給父母的保暖衣物,還有給小侄子的玩具。“我還帶了兩個真空包裝的雞蛋餅,我一直告訴家人雞蛋餅好吃,他們早就想嘗嘗了!”暢想著一家團聚的場景,趙強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24日上午,陽光驅(qū)散了早上的霧氣,也給正在高鐵站排隊進站的小周帶來了溫暖。28歲的小周,是一位在鹽工作了三年的名校優(yōu)生。“當(dāng)時選擇鹽城,是看中這里的平臺和發(fā)展機會,能讓我在專業(yè)領(lǐng)域快速成長。”小周說道:“這一年,我參與了好幾個重要項目,雖然壓力很大,但也收獲滿滿。”她坦言,平時工作忙,只能通過視頻和家人聯(lián)系。“每次和爸媽視頻,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我心里就特別溫暖,但也覺得虧欠他們太多。”提及家人,幸福與愧疚交織在小周的心頭:“他們已經(jīng)考慮以后要來鹽城陪我過年了!希望以后的日子里,團聚越來越多,分別越來越少。”
春運,是一場跨越山河的旅程,也是一場充滿溫情的“遷徙”。一列列高鐵、一輛輛大巴、一架架飛機滿載著回家的旅客踏上歸途,他們的故事是無數(shù)平凡人生活的縮影,也是春運路上最美的風(fēng)景。□記者 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