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品嘗了一份‘敬老面’,150元買了一盆非遺絲網花,享了服務,獻了愛心,今天這個‘集’,‘趕’得有意義。”昨天上午,家住揚州市文昌花園小區的王在鳳奶奶開心地說。
昨天上午,揚州市廣陵區曲江街道文昌花園社區黨委開展“黨建引領‘聚民心’ 文明實踐‘暖秋冬’——文昌花園社區‘惠民助鄰’公益集市”活動,沙頭無公害蔬菜展銷、市供銷社農副產品展銷、手工藝品與收藏品義賣……家門口的公益集市點燃鄰里“煙火氣”,吸引眾多居民前來“趕集”。
文昌花園社區中心廚房今年進行了更新改造,全新的“‘食’尚文昌”社區食堂,讓年輕人與老年人成了“飯搭子”。在公益集市上,社區食堂烹制的一大桶西紅柿雞蛋面氤氤氳氳,一旁的免費“敬老面”招牌,挑起了一眾老年人的味蕾,大家紛紛圍攏過來,品嘗一份冬日暖胃更暖心的“敬老面”。
“大家不要急,我們今天準備的‘敬老面’有300份,管夠。”在活動現場,來自江海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一邊忙著盛面,一邊維持著秩序。今年76歲的崔榮生大爺,拿到“敬老面”后,當場就品嘗起來。“香,很香。”崔榮生開心地說,“雖然是家常面條,但社區食堂做的,味道就是不一樣。”
“絲網花5元一枝,茶杯套5元一只,公益義賣獻愛心。”今年83歲的張桂華在公益集市上擺攤義賣。這位曾經的社區文藝積極分子,因要照顧腿腳不便的老伴而回歸家庭。這兩年,張桂華利用在社區市民學校學到的“手藝”,在家做了許多非遺絲網花與茶杯套,這一次全部拿來義賣。
“絲網花有牡丹、玫瑰、月季等,價格150元一盆。”“我們兩人各買一盆。”78歲的王在鳳與大一歲的潘巧珍相約“趕集”,她倆將300元現金投進了募捐箱,各買了一盆絲網花。王在鳳說:“公益集市上,我們老年人不但要享受服務,也要奉獻愛心。”
成年人購買無公害蔬菜與農副產品,孩子們購買小人書、參與趣味套圈……家門口的公益集市充滿濃濃的“煙火氣”與“人情味”。文昌花園社區黨委書記鄭翔表示,愛心企業、共建單位、志愿服務隊、熱心居民等“組團”認領公益集市服務項目,通過資源共建、服務共享形式,不斷豐富志愿服務內涵,進一步滿足了居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訊員 陳桂香 記者 劉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