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后,氣溫下降,文明實踐服務卻顯著升溫。12日,揚州市“文明實踐‘暖’秋冬 實干爭先‘踐’行動”集中活動日活動在廣陵區沙頭鎮市民廣場舉行,文明實踐宣傳、健康義診、消費維權、助農惠民、便民服務、文創非遺體驗……多彩活動“集”聚正能量,可逛、可玩、可學,吸引周邊居民前來“趕集”,共赴文化盛宴,傳遞文明力量。
“文化大餐”送到村民“家門口”
當天上午,天氣寒冷,當《古韻山河》旋律響起,活動現場立時溫暖如春!
從揚州清曲《揚州姑娘》到揚州評話《茉莉花開》,從情景木偶《板橋畫竹》到彈詞《第一書記》,從情景舞蹈《文明在這里》到歌曲《揚州走一走》……說文明、唱文明,精彩的表演引得村民笑聲陣陣、掌聲不絕。
舞臺外圍、廣場周邊,百余個市集攤位為群眾打造家門口的文明“大餐”。揚州市及廣陵區教育、司法、體育、科技、衛生、文廣旅等部門組織機關志愿者前來“擺攤”問需解憂,在“需求清單”書寫“為民答卷”。在“學習強國”宣傳推廣攤位前,引導下載“學習強國”的戧牌剛一豎好,就吸引了許多村民前來圍觀。村民們紛紛打開手機,掃描二維碼,下載“學習強國”APP。沙頭鎮陳祠村蔬菜種植戶李阿姨說,這兩年“學習強國”經常宣傳沙頭西瓜,名氣很大,所以她也想上“學習強國”看看,希望以后有機會請“學習強國”宣傳推廣她種的蔬菜。
沙頭鎮人民灘經濟合作社的嚴青梅,在市集上展示了沙頭家禽、蔬菜等特產。她激動地說,沙頭鎮作為全國文明村鎮,以“西瓜節”“周末農市”為載體,借著“村晚”的“東風”,打造文旅新“名片”。文明實踐集中活動日在沙頭舉辦,更是推動文明風尚在基層生根,村民們由衷感到自豪。
“中國好人”走上臺前“扛大旗”
當天惠民文藝活動現場,當來自揚州廣陵區的“中國好人”代表葉麗君、沈林、張華峰、林勇、楊小強、劉逸蓉,依次走上舞臺,臺下響起雷鳴的掌聲。
近年來,揚州市大力選樹、推介、學習、禮敬好人典型,樹立了一批群眾可信、可親、可敬、可學的“中國好人”典型。其中,廣陵區現有中國好人15名。廣陵區把弘揚“好人精神”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有機融合,區文明辦聘請他們擔任廣陵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好人志愿服務隊”隊長。
揚州市和廣陵區相關部門領導向“中國好人”代表頒發放慰問品及“隊長”聘書。“中國好人,要帶頭扛起志愿服務大旗,這是榮耀,更是責任。”“中國好人”沈林激動地說,這些年來,他帶領揚城網友志愿者服務隊,相繼開展了“一箱有禮送老兵”慰問退伍老兵、“陪著老人逛揚州”慰老、電動車“規范擺放”勸導等公益活動,努力將“好人文化”引領志愿服務,將道德的力量注入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
近年來,揚州文明實踐文藝志愿者自覺以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為原型,創作一批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文藝精品。國家一級演員譚敏將中國好人、全國優秀教師華桂明的故事以評話的形式搬上舞臺。身為揚州市特殊教育學校音樂老師,華桂明30多年來陪伴盲童們在音樂道路上勇敢前行,不僅用音樂點亮了孩子們的心靈,更用自己的愛心和奉獻,照亮了他們的未來之路。評話《茉莉花開》、彈詞《第一書記》等曲目,讓“好人之花”“先鋒榜樣”在舞臺上綻放光華。
“實干爭先”雙向奔赴“暖人心”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近年來,揚州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目標,依托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因地制宜、整合資源,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作用。為繼續深入挖掘優質社會資源,加強全市各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相關資源上下聯動,揚州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將在全市范圍內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建設工作。
在“實干爭先”中綻放文明之花。廣陵區率先行動,整合轄區行業部門,統籌資源服務基層,首批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教育培訓、體育健身、法律服務、科技科普、文化服務、健康促進6個分中心,進一步盤活陣地資源、優化功能設置、貫通工作機制,設計具有引領性、精準性、持續性、成長性的文明實踐項目,把更加貼心的服務送達廣大群眾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