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ya4q"></strike>
<strike id="gya4q"></strike>
  • <fieldset id="gya4q"><input id="gya4q"></input></fieldset>
    <abbr id="gya4q"><sup id="gya4q"></sup></abbr>
  • <abbr id="gya4q"></abbr>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揚州 > 正文
    “儀工大學堂”打響職工公益培訓品牌
    2025-04-17 09:31:00  來源:揚州日報  

    “我一直想學健身氣功,很開心能參加這個培訓班。”4月10日,來自茵夢達電機(中國)有限公司的職工趙曉剛完成第一天的學習結束后說。“健身氣功(大舞)培訓班”是2025年“儀工大學堂”春季報名課程之一,2022年以來,儀征市總工會以精準服務職工需求為導向,通過創新模式、豐富課程和高效運營,傾力打造“儀工大學堂”職工公益培訓班,迅速成為全市職工拓展訓練、提升技能、豐富內涵的熱門平臺。

    三年持續開展文體培訓公益項目,傾力打造“儀工大學堂”品牌

    伴隨著舒緩的音樂,參加太極拳培訓班的100余名來自儀征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職工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靜心、平氣、放松,全身心投入到鍛煉的寧靜和愉悅中。配合著均勻的呼吸,一點一點地變換體式,感受著肌肉的舒展,享受著太極拳帶來的“慢節奏”,這是去年“儀工大學堂”太極拳培訓班上的一幕。

    “儀工大學堂”是儀征市總工會充分利用職工午休時、下班后、雙休日“碎片化時間”,面向廣大職工群眾,免費提供的文體培訓公益項目,是傳輸新知識、傳授新技能、培養新愛好的平臺。 “儀工大學堂”培訓對象為儀征市實名注冊的工會會員,旨在以公益教育賦能職工成長,豐富職工業余生活,打造學習型高素質職工隊伍。“儀工大學堂”課程通過微信公眾號“儀征市總工會”對外發布接受報名,以面對面線下授課為主,平均每個班級不低于30人。

    “儀工大學堂”自2022年4月開辦,三年以來,累計開設工間操、八段錦、峨眉伸展功、太極拳、聲樂、朗誦等十余門課程,培訓近兩百個課時,服務儀征全市職工萬余人次。許多職工表示,通過參加培訓班,他們不僅學到了新知識,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受到了工會的溫暖和關懷。

    據介紹,今年,儀征市總工會“儀工大學堂”計劃開設健身氣功、非洲鼓、薩克斯等課程,按季度開班,目前健身氣功(大舞)培訓班已完成報名,正式開班。

    為提升公益課堂實效,“儀工大學堂”還構建了“培訓—展示—激勵”體系,每期課程完結后,為學員制發結業證書,并推選優秀學員和優秀教師納入職工文藝人才庫,適當給予激勵。同時,通過工會各類媒體平臺展示學員學習成果,激發職工參與熱情。

    值得一提的是,結合節假日或特殊時間節點,儀征市總工會還會舉辦職工演出,邀請“儀工大課堂”的學員們上臺表演節目,展示“儀工大課堂”的教學成果,彰顯職工風采。如今,學員匯報演出已成為“儀工大學堂”的亮點之一。

    職工需求為導向,設計“好課程”、調配“好師資”

    “老師非常專業,教會了我很多基本技巧,讓我掌握了正確的發聲方式,再也不用扯著嗓子喊了。”在“儀工大學堂”的聲樂課程授課現場,老師顧愛武結合自身豐富的教學實踐,分別從聲樂基礎知識、歌唱技能訓練、發聲技巧方法、歌曲的思想情感表達等方面由淺入深地講解,并根據學員們的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1個小時的課程里,學員們跟隨老師認真學習,逐漸掌握唱歌技巧,結束了還拉著老師“開小灶”。

    聲樂課程是“儀工大學堂”一門經典課程,“儀工大學堂”秉承評價高、需求廣的設課開班原則,保留聲樂課程一直至今。

    儀征市總工會宣傳教育和網絡工作部部長劉晨晨介紹,“儀工大學堂”在課程設置上,注重以職工需求為導向,授課內容采取職工“點單”,工會“配菜”的形式,根據學員需求增設和調整不同課程,實現供需精準對接。

    首先在廣大職工中公開調研,收集大家相對集中的需求。根據收集的結果,確定開課方向,再通過公開招募方式,優選匹配的老師,組成相對穩定、優秀的師資力量。比如這兩年開設的聲樂班就是得到較多其他培訓班參訓學員反映,他們希望能夠開設聲樂課程,儀征市總工會進行人數統計后確定可以開設,便聯系了師資,確定時間后開展報名。除此之外,課程還會根據“冷熱”程度及時作出調整。如太極拳培訓班課時較多,持續時間較長,能堅持到結束的學員數量不多,后續再開設相關課程時,便精簡了課時。

    “儀工大學堂”師資從何而來?據介紹,儀征市總工會整合全市資源,與各個協會、俱樂部積極對接,根據開設課程邀請專業老師授課。同時,儀征市總工會采用“工會主導+專業運營”模式,聯合當地的專業素質教育機構全面提供全時段的文體服務,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與機構負責人簽訂服務協議,讓服務更可靠,通過系統化、持續性地學習,助力職工全面發展。

    “未來,我們將繼續根據職工的需求和反饋,不斷優化‘儀工大學堂’的內容和形式。同時,加強與各方的合作,邀請更多專業老師為職工們授課,讓此類公益講堂成為廣大職工提升自我的集中‘加油站’。”據介紹,為深化“儀工大學堂”品牌內涵,儀征市總工會將聚焦課程升級、服務延伸、品牌深化三大方向,充分發揮儀征市總工會的平臺優勢,形成“工會搭臺、多方唱戲”的協同機制,整合高校、社會組織及專業機構資源,組建由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高校教授、行業專家構成的講師團,確保課程專業性與實踐性。還將進一步優化線上課程推薦、報名、學習流程,為廣大職工提供全周期成長支持,助力實現“體面勞動、舒心工作、全面發展”的美好愿景。

    通訊員 劉晨晨 記者 趙磊

    責編:秦春鳳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