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朱秋霞) “媽媽喲媽媽親愛的媽媽,是你含辛茹苦把我養大,是你領我走上光明的人生路……”冬日暖陽,灑在鄉村的田野上,隨著《最美的歌兒唱給媽媽》歌聲響起,丹徒區陽光殘疾人文化藝術團用一支深情又接地氣的舞蹈拉開了“慈善匯聚,共筑榮炳愛心橋”活動的序幕。
持續豐富完善慈善工作內容和模式,搭建慈善服務綜合平臺,近日,由榮炳鹽資源區管理委員會主辦,榮炳鹽資源區慈善社工站與丹徒區陽光殘疾人文化藝術團聯合承辦的“慈善匯聚,共筑榮炳愛心橋”活動在榮炳公園舉辦。
榮炳鹽資源區位于丹徒、句容、丹陽、金壇交界處,現有各類民政民生保障對象1531人,其中低保119戶178人,特困人員64人,持證殘疾人631人,享受兩項補貼的困難殘疾人338人,80歲以上老年人951人,困境兒童18人。
對于慈善“資源稟賦”不算豐沛的鄉村來說,如何做好“家門口慈善”服務?今年以來,在園區黨委、管委會的關心下,在各界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的支持幫助下,榮炳鹽資源區歷經近半年的時間,耗資40余萬元,在蒲圩村先后建設了慈善社工站、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區精神障礙康復示范中心、殘疾人之家等公益慈善組織機構,目前已經全部投入運行。
機構的建成更好地為蒲圩村以及榮炳的群眾帶來了更多的貼心服務?!坝布贝钆_,“軟件”支撐,活動旨在依托慈善社工站,牽手本土志愿團隊、本地醫療機構等社會力量,共同搭建服務各類群眾的“家門口慈善”服務平臺。
活動現場舉行了榮炳慈善志愿者團隊成立儀式,向首批招募的本土志愿者頒發了聘書。榮炳鹽資源區管理委員會和榮炳衛生院簽署了合作協議,今后,榮炳衛生院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困難群眾提供多樣化醫療援助,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據了解,今年以來,榮炳鹽資源區選定蒲圩村、曲陽村兩個試點村開展“家門口慈善”服務,持續豐富完善慈善服務內容,結合農村特點,積極探索“第三方機構+身邊慈善力量”的服務模式,榮炳慈善志愿者團隊的成立和榮炳衛生院的加入,將進一步擴大榮炳鹽資源區慈善服務“朋友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動的承辦方之一丹徒區陽光殘疾人文化藝術團,是我市首家鄉鎮殘疾人藝術團,成立10年來,成員從幾人發展到近百人,其中能登臺表演的有近40人,其他是殘疾人志愿者。10年來該團隊在茅山老區十多個鄉鎮和數十個鄉村公益演出600余場,在給眾多殘疾人帶來自信和陽光的同時,也實現了“助人自助”,為農村群眾提供了更豐富的精神文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