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鎮江市丹徒區宜城街道不斷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聚焦不同年齡群體需求,以群眾所求所盼為導向,因時制宜、錯時服務,整合轄區優勢資源,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打造“文明實踐幸福圈”,為轄區居民建立朋友圈、提升幸福感。
樂享幸?!靶律睢?/b>
“社區提供了很好的場地供我們老年人練習唱歌、樂器。我們的隊伍已經從原先的幾十人增加到了現在的150多人,平日里我們到這里來上課,還可以聊聊天、相互幫助,退休后的生活非常豐富多彩,我感到很幸福?!眮硪撕蜕鐓^聲樂班上課的李阿姨非常開心。對于宜和社區的居民們來說,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已經成為他們的“精神加油站”。社區居民自發組織成立了聲樂、戲曲等6個文體藝術團體,每周三、四、五相約在此練習,還經常參與各級演出比賽等,給退休老人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宜城街道各村(社區)以“文化服務進社區”為載體,開設舞蹈類、書畫類、戲曲類、非遺文化類等10余類居民喜愛的課程,吸納培訓機構及社區里具有一定專業水平的居民志愿者擔任課程教師,為退休居民提供陶冶情操、康樂身心、增長知識、與時俱進的平臺。在課堂上,老師教得認真,學員學得投入,居民們在追求知識的同時享受生活的美好,讓“養老”變“享老”。
點亮花樣“夜生活”
“村里給我們提供了照明、茶水、電、音響設備,還給我們請了專業的舞蹈老師,只要天氣好,我們每天都來跟著學習,精神頭比以往更足了!”西麓村蔡阿姨開心地說道。每到夜晚,西麓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門口小廣場便熱鬧非凡,遠遠就傳來了一陣陣動感的旋律。明亮的燈光下,音樂一響起,舞蹈愛好者們就踏著歡快的節奏,用廣場舞點亮屬于他們的“夜精彩”。
近年來,宜城街道多個村(社區)文化盛宴好戲不斷,社區周周樂、電影展映、家庭教育知識課堂、乒乓球對決等輪番開展,為轄區居民開啟了“夜生活”的另一種方式,相約充電蓄能、交流經驗,學習新知識,解鎖新技能,點燃基層“新”活力。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及文化廣場等群眾喜愛的實踐場所,延長服務時間、開放部分功能室,向居民群眾提供自助式文化文藝服務,不僅激發了社區文化活力,也精準滿足了群眾的娛樂需求,用一個個文明實踐活動為群眾幸?!凹哟a”。
樂活惠民“悅生活”
日前,在湖畔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走進四大發明——火藥”手工DIY活動中,四葉草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志愿者通過視頻和講故事等方式向孩子們介紹了火藥的起源、傳播、發展歷史和影響等,讓大家感受到火藥的發明對于人類及世界的巨大貢獻。再通過模型組裝實驗,展示火藥原理,不僅有助于提高小朋友們對科學的興趣,了解科學探索的重要性,還進一步了解到火藥在中國四大發明中的重要地位,激發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之心。
在各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除了義診、義剪、縫補等常規服務之外,還聚焦“老、中、青、少”不同年齡的特點和需求,推出心理疏導、親子課堂、非遺體驗等特色服務,“花式”便民服務,點亮居民“微幸?!?,是“活力宜城”的最美詮釋。劉韻 張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