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ya4q"></strike>
<strike id="gya4q"></strike>
  • <fieldset id="gya4q"><input id="gya4q"></input></fieldset>
    <abbr id="gya4q"><sup id="gya4q"></sup></abbr>
  • <abbr id="gya4q"></abbr>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鎮江 > 正文
    生態文明融創館里,綠色鎮江共創共享
    2024-12-11 10:24:00  來源:鎮江日報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唐朝詩人王灣在一千多年前寫下的千古名句,描繪了一幅“綠水青山”的美麗畫卷。現如今在鎮江,詩中描繪的場景可謂已成常態。在江中綠島世業洲,一座生態文明融創館拔地而起,在這里,可以近距離感受生態鎮江的綠色涌動。

    雖已入冬,行車至世業洲,依舊濃濃綠意撲面而來。藍天白云下,湖面澄清,島上樹木繁多,樹葉隨風搖擺。這一切,都是生態保護成果的生動展現。

    鎮江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就建在島內。依托鎮江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江陰市人民法院、鎮江市生態環境局等13家共建單位攜手共建長江沿線首個以“長江大保護”和“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為主題的鎮江世業洲資源環境司法修復基地。作為首期代表項目,生態文明融創館于11月29日上午正式開館。據悉,項目投入使用后,每年將有12萬人次學生在這里接受生態文明綜合實踐教育。

    “12萬學生背后就是12萬個家庭,受眾可以說非常廣泛,在這里進行生態保護相關科普、普及環保相關法律知識,對提高全社會認識、增強參與度很有幫助。”結合自身工作,南京環境資源法庭庭長陳迎表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在預防,重在公眾參與,生態文明融創館建成開放后,將有助于公眾了解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了解當前生態保護工作取得的成績,了解相關法律規范,進而提升公眾參與度,通過“有形”的場館來傳播“無形”的理念。

    走進生態文明融創館,門口展示墻上“蘇寫綠色畫卷,鎮圓發展夢想”十二個字非常醒目。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鎮江調研時,稱贊世業洲的風景“比畫更漂亮”……短短幾行字,將鎮江生態文明建設打開新局面,拉開新帷幕的故事娓娓道來。

    生態文明融創館建筑面積約600㎡,集展示、教育、交流等功能于一體,館內平均分為三個功能區域。一是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展示區,以“十年”生態夢為主題,陳設十年來綠色發展實踐成果,同時,重點展示了全省環境資源法治建設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改革實踐成果;二是長江生態多樣性科普區,布設長江沿線典型動生物標本,普及“十年禁漁”和生物多樣性科普知識;三是模擬法庭等功能區。生態文明融創館充分體現了鎮江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舉措和成效。

    行走于館內,山川河流一一展現于兩側墻上,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的極致展現。館里有各式各樣的生物標本,還準備了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相關書籍,人們可以閱讀書籍、了解生態知識,感受生態文化的熏陶。

    展廳內,一條架在半空中、長約三米的中華鱘標本很是震撼。中華鱘是來自長江的旗艦物種,擁有上億年歷史的古老生命,被稱作“水中大熊貓”,卻面臨著極度瀕危的困境。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十年禁漁”正式開啟,長江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中華鱘標本周圍,揚子鱷、青頭潛鴨等各種生物標本栩栩如生,生動地展示出長江這一自然寶庫的生物多樣性。

    展館盡頭,一個電子屏幕吸引眾人注意。江蘇省鎮江環境監測中心生態監測科科長田苗苗介紹說,這是監測中心投放的生態質量樣地監測平臺,平臺利用AI識別、動態捕捉等先進技術,對全市生態典型空間進行鳥類物種自動觀測。目前在長江濕地、句容湖庫、鎮江南山等地進行了點位設置,系統會對觀測結果進行收集、分析。記者看到,屏幕左側的方框中,觀測到的物種名稱、識別次數都得以呈現。

    “看到長江生物標本、昆蟲標本,再看到屏幕上各種各樣的鳥類,更加深刻感受到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保護環境的責任感油然而生。”前來參觀的市民鄭小姐告訴記者,鎮江為生態環境保護所做的努力、取得的成績在館內得到具象化的體現,參觀完,也深刻感受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本報記者單杉

    責編:秦春鳳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