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員在驛站里休息。胡桂材 攝
昨天上午10點,泰州市海陵區十勝街,美團騎手董明掏出手機掃碼,“嘀”的一聲后,他推開了“十理八巷暖新網格驛站”的玻璃門。“跑累了,到里面坐一坐、喝口水。這個歇腳點很溫馨,我經常來。”董明說。
4月1日,經過2個月的試運營,這個位于古巷街角“無人值守”的24小時“共享驛站”正式開放,成為海陵城市治理精細化服務的新窗口。
十勝街作為歷史文化街區,自改造升級后客流量日益增加。城中街道八字社區黨總支書記張贏介紹,為了給游客、新業態從業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社區創新利用街頭閑置門面房,打造了這間24小時智慧驛站。驛站采用“互聯網+信用”管理模式,使用者通過掃碼即可進入,實現了服務“無門檻”、管理“無感知”。
記者看到,驛站雖小五臟俱全,大到空調、微波爐、直飲機,小到醫藥箱、工具箱、雨傘、手機充電接口,一應俱全。
驛站中央有一張電子網格地圖,方便游客了解十勝街各處的打卡點。游客李先生指著地圖上的十勝八景之一“汪宅”,旁邊的電子大屏上立刻呈現出關于“汪宅”的詳細文字介紹。這幅嵌入十勝街肌理的“數字畫卷”,串聯起6處文保建筑、3口百年古井和8個網紅打卡點,每個圖標都藏著一段老泰州的故事,給游客提供了方便。
“驛站無人值守,是為了讓來歇腳的游客、從業者沒有拘束,把這里當家一樣。”張贏說,街道保潔人員每天都會義務打掃衛生。游客、從業者們也很自覺,會主動維護好驛站環境。驛站試運營以來,從未發生惡意破壞等不文明行為。
驛站“暖心聲”留言冊上留有大家的建議:“希望增設充電寶”“非機動車停放要加強管理”……
張贏說,我們非常重視這些留言,在每條建議后都會及時附上處理進度。比如,“增設充電寶”的需求,3日后便得到響應,已經安放到位了。非機動車隨意停放問題,也立即整改了。
夜幕降臨,驛站的燈光準時亮起,與古巷的街燈相映成趣。來自無錫的張濤帶著一家人游覽了十勝街后,在留言冊里寫下這樣一句話:“走累了進來歇歇腳,沒想到連手機充電線都備好了。泰州的溫暖,藏在每一個不經意的細節里?!?/p>
編輯:王魁 袁婷
校對:王晶
責編:姜景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