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志愿者們緣于一份愛心,相遇在彼此的生命里,感謝一切美好的遇見……”日前,江蘇省宿遷市陽光志愿者協會舉辦十周年紀念年會。宿遷市陽光志愿者協會以“扶貧幫困、關愛留守失依貧困兒童、敬老愛老、愛心助學”等為重點在市區及周邊區域開展公益志愿服務活動,用志愿服務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增溫加熱”。
“陽光是我們共同的家,承載著志愿者們的夢想和愛、所有志愿者,家人,愛心商家的心血,在過去的十年,我們共開展了1328場活動,平均2.7天開展1場。”協會會長戚偉剛說,目前協會志愿者達4000余人。
拓展陣地,筑建愛的港灣
2015年,陽光志愿者協會入駐宿遷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積極開展共建活動,有效銜接社會資源,拓展了移動5G科技場館、青少年安全體驗館、九一陽光拓展基地等3處場館,對接鄉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和小區鄰里驛站9個站點,共建的站點面向全市,縱深到村組、小區,為志愿服務提供便利,也營造良好的公益氛圍。
2018年,建設宿遷市陽光志愿者協會官網,具有志愿者注冊招募、志愿項目發布、志愿團隊管理、志愿服務記錄等功能。同時,還開通了陽光微博微信和抖音等新媒體網絡陣地。2017年6月成立黨支部,開展黨建活動120次,黨員志愿者450人次。為扶貧助學捐款、扶危濟困,挽留生命捐款、讓愛回家,精準幫扶、文明創建、夏日送清涼、暖冬行動陽光志愿者一直在行動。
團隊建設,打牢志愿根基
“協會日常工作管理由3名監事負責監督,24名理事在會長的統籌下,由專職秘書負責日常工作的組織開展。”戚偉剛介紹,其他理事分成財務組、文案組、網信組、節目組、交通后勤組無縫對接,協助工作。
協會注重團隊提升,團建、外派學習、日常培訓均為常態。邀請市內外專家開展志愿服務項目品牌化培訓,組織團隊骨干力量到上海、蘇州、廣州等地觀摩學習先進經驗,積極參加各級創投大賽,促進團隊志愿服務品牌化建設。通過對志愿骨干和志愿服務項目進行月考核、月評比,月交流,提升團隊志愿服務規范化。
戚偉剛說,我們的日常財務管理更加嚴謹,每一分錢都能找到來龍去脈,只有堅持“風正一帆懸”的作風,才能贏得更多的信任,打造“最受信賴”的公益平臺,才能更好的落到實處。
精準服務,傳遞志愿溫度
“用一頓午餐,呵護他們的童年”陽光助學愛心午餐,作為一個延續多年的公益項目,自2011年開展以來,通過“互聯網+公益”模式,廣覆蓋的籌款渠道、傳播渠道,積累數據,通過線下實地入戶走訪,篩選、核實,精準掌握受助對象的真實信息。八年時間號召了3000余名社會志愿者參與其中,社會募捐100多萬元,幫扶1726名農村留守、單親、貧困兒童。該項目先后榮獲“江蘇省十佳網絡公益案例”、第二屆江蘇省“十佳網絡公益項目”。
十年來,協會成立了黨員流動影院小隊、策劃宣傳組、義診小隊、公益小天使、應急小組等10個小組,打造了《紅色公益》《愛心大蓬車》《陽光公益課堂》《一盒牛奶的行走》等10個品牌項目。
秉承“公益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的理念,通過公益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從小了解公益、參與公益,并在實踐過程中加強孩子們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社會綜合實踐能力,讓孩子們學會關愛,學會分享。通過“宿遷公益小天使”項目,組織小小志愿者們參與各類公益市集、文明環保、敬老愛老等主題活動,幫助弱勢群體,溫暖童真童心,小手奉獻大愛,從小培養公益意識。百余名小天使,組織開展了200余次活動,黃顏色的小馬甲與陽光志愿者的志愿紅,相映成宿遷最美的畫面。(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