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雖是寒冬料峭的臘月天氣,但在江蘇沭陽花鄉大地卻春意融融,熱潮涌動。為持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來自全縣各行各業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們,穿梭在社區、企業、商場、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以實際行動踐行擔當防疫工作的生力軍。
“這是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也是一份別有新意的精神食糧,將為我們‘就地過節’增添濃濃的書香。”近日,捧著沭陽縣全民閱讀志愿服務隊志愿者贈送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已打消回重慶過年念頭的高先生說。這不僅將使他的春節假期更加充實,也切身感受到了沭陽黨委政府的誠意和溫情,還有沭陽這座城市的文明溫度。
連日來,為確保“就地過節”讓群眾想留、能留、留得好,沭陽縣全民閱讀志愿服務隊積極開展“春風行動”贈書活動,累計贈書8000余冊,用讀書的力量充實“就地過節”的外來務工人員和村居群眾春節假期。
“實踐證明,減少人員流動和交叉感染,是目前阻斷疫情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沭陽縣南湖公園及沿街商鋪,參加“共建平安”志愿服務活動的沭陽縣應急管理局應急宣傳志愿服務隊員說。通過現場發放宣傳畫冊500余份、主題臺歷100余本,向廣大市民普及防疫、應急避險和處置技能知識宣傳,提醒大家戴好口罩,提高防范意識,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墻”。
為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讓“就地過節”的務工人員和城鄉群眾有個綠色、健康、宜居的生活環境,沭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綠動”志愿者服務隊自發到沭城街道府苑社區,與社區志愿者一起開展“垃圾分類進社區‘綠動’志愿在行動”主題活動。
“通過活動,我們既幫助‘就地過節’人員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又為疫情防控筑牢了‘環衛線’。”參加活動的志愿者告訴記者。在現場,他們分工合作,有的志愿者在小區內發放垃圾分類宣傳手冊,向居民講解垃圾分類、愛護環境、講究衛生的意義,有的志愿者向居民演示垃圾分類設備如何使用。
如何讓外來人員“身在異鄉”卻“年味不減”,這考驗著城市的文明力量。在采訪中,沭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主任姜若鳴說,倡導“就地過節”是對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要在為“就地過節”人員提供溫情服務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為鼓勵企業外地員工春節期間留在沭陽過節,沭陽在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同時,將立足外來人員的情感需要,因地制宜,讓富有地方特色的地域過節文化,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展示吸引外地員工,緩解外來員工的思鄉之情,讓大家感受沭陽的濃濃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