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是全國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在宿遷,一代代追“鋒”人不斷探索雷鋒精神內(nèi)涵,以新的面貌,新的方式,新的力量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用追“鋒”行動傳遞著人間的真情與溫暖。
宋少卿: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在一次生命的接力中,宿遷小伙宋少卿,為一位素不相識的患兒送去了生的希望。今年36歲的宋少卿在2024年成功為河南的一名小患者捐獻了造血干細胞。
去年1月4日,宋少卿接到沭陽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告訴他經(jīng)過血型匹配,他和河南一名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匹配成功,對方是一個年僅10歲的孩子。當工作人員問他愿不愿意捐獻時,宋少卿一口答應(yīng)。同時,宋少卿還問工作人員,對方家庭經(jīng)濟情況如何,如果有需要他愿意從經(jīng)濟上予以支持。接到電話通知后,宋少卿就在工作人員的指導(dǎo)下,進行捐獻的前期準備工作。
去年2月6日,宋少卿在南京順利地采集了216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成了沭陽縣第二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當天,這些“生命的種子”隨即被送往河南的醫(yī)院,成功移植到這個小患者體內(nèi)。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宋少卿在大學時就堅持獻血,已累計達6000毫升。2018年11月,他在參加無償獻血的時候,聽到工作人員宣傳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世界上先進的治療白血病等造血及免疫系統(tǒng)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成熟技術(shù)和重要醫(yī)療手段。隨后,他便填寫了報名表,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志愿者。
“從小,我們就學習雷鋒精神,雷鋒精神常學常新。”宋少卿說,作為青年人,他會用實際行動繼承發(fā)揚雷鋒精神,傳承榜樣力量,甘做“釘子”,勇于奉獻,做到心系群眾、服務(wù)人民,竭盡所能為群眾排憂解難!
[圖片說明]: 陳浩夫婦
陳浩:平凡善舉,點亮鄰里之光
回溯到2024年11月22日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在宿城區(qū)幸福街道上城社區(qū)河畔花城小區(qū),85歲的劉女士獨自在家熟睡,危險卻悄然逼近。陳浩的妻子陳冬娥出門扔垃圾時,發(fā)現(xiàn)劉女士家濃煙滾滾,沒有絲毫猶豫,迅速呼喊丈夫陳浩,二人攜手滅火救援。
3月4日,陳浩回憶說:“當時哪顧得上想那么多,就知道里面有老人,晚一秒都可能出大事。只想著趕緊救人、滅火,不能讓老人家有危險。”
陳浩告訴記者,推開門的瞬間,濃煙與火焰撲面而來,衣服、床墊、床架都在燃燒,床底的火苗更是肆意亂竄。陳冬娥在濃煙中艱難摸索,找到并安撫意識模糊的劉女士,將她轉(zhuǎn)移到安全地帶;陳浩則迅速利用家中水桶、水盆接水,一次次往返于起火房間與水源處,直到消防救援人員抵達。
談及當時的感受,陳浩說:“心里特別著急,就怕老人受到傷害,看到老人平安,我這顆懸著的心才落了地。”他被濃煙嗆得咳嗽不止,身體持續(xù)多天不適,可面對旁人的夸贊,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表示,鄰里之間本就該互相照應(yīng)。
劉女士家人李金鳳談及此事,眼眶泛紅:“真的太感謝陳浩夫婦了,要不是他們沖進去,我都不敢想會發(fā)生什么。他們救了我母親,也保住了我們的家。”
什么是雷鋒精神?面對這個問題,陳浩說:“學雷鋒不只是一句口號,生活里遇到需要幫忙的,伸手拉一把,這就是我理解的雷鋒精神。咱都是普通人,能幫上忙的就多幫點。”
[圖片說明]: 李凱(中)
李凱:用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
38歲的李凱是宿城區(qū)幸福街道閱湖社區(qū)的一名工作人員,在基層工作這4年中,他以雷鋒為榜樣,從點滴做起,時刻關(guān)心著居民的冷暖,用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
3月2日下午,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襲擊了宿遷市區(qū)。狂風呼嘯中,市區(qū)八一西路兩側(cè)多棵樹木倒下,橫亙在主干道上,嚴重阻礙了市民出行。
此時,李凱正在轄區(qū)內(nèi)進行安全巡查,目睹這一情況后,他沒有一絲猶豫,立即走到路面協(xié)助交警將倒伏的樹木扶起來。一開始,他還撐著雨傘,但后來雨勢越來越大,他索性將傘放在一旁,全身心投入清理工作中。
“后來,交警同志說,這些樹放在主干道上很危險,我又將它們抬起來放到了輔道路邊。”雨中,李凱徒手清理折斷的樹枝,奮力將樹干移向路邊。雨水模糊了他的視線,浸透了他的衣衫。經(jīng)過半個小時的努力,道路恢復(fù)暢通。
李凱這一暖心舉動,看似平凡,卻如冬日暖陽,溫暖著許多路人的心。“這不過是一件小事,我既然看到了就應(yīng)該去做。”李凱笑著說。
在平時的工作中,無論是檢查安全生產(chǎn)還是食品安全,李凱都是盡職盡責,深入各商戶,提醒大家注重安全、誠信經(jīng)營。“我是聽著雷鋒的故事長大的,雷鋒精神應(yīng)該代代相傳。”李凱說,他也常常將雷鋒的故事講給社區(qū)里的孩子聽,教育他們要多幫助同學,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在我們身邊,除了他們,還有更多的人在追“鋒”前行,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記者 王艷珅 臧子青 周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