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云,女,1961年8月生,徐州市賈汪區江莊鎮竹園村2組村民。
張士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家婦女,她勤勞、賢惠、善良,40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眼睛失明的婆婆周鳳云,婆婆生病住院她跑前跑后全程陪護,她自己腦瘤住院也不忘叮囑孩子照顧好奶奶,她用實際行動傳承中華民族孝道文化,演繹著人間真情,是婆婆眼里的好媳婦,丈夫心中的好妻子,子女眼中的好母親,鄰居眼里的好媳婦模范,她的事跡在竹園村家喻戶曉、廣為傳頌。2022年獲“賈汪正能量 身邊好榜樣”周度榮譽稱號。
婆婆,我就是您的眼。張士云的婆婆因自幼患有眼疾而失明,自1983年張士云與丈夫鄭傳升結婚以后,由于丈夫在建筑工地務工,她就把婆婆的飲食起居、生病就醫全包了下來,40年始終如一照料婆婆,毫無怨言。2006年秋天,張士云的婆婆突發中風住院治療,每天喂飯服藥、清理大小便、洗臉、擦身、洗腳……張士云總是無微不至。臨床病友說:“您閨女真貼心!”婆婆心疼地說:“這是俺兒媳婦,我的眼睛啥也看不見,平時全靠她!”婆婆出院后,張士云便搬到婆婆房間對門的小房間居住,晚上也不關門,方便夜里照顧婆婆。“可拖累孩子了!沒有你我早就走了!”婆婆對兒媳不分晝夜地照顧總是心疼哭泣,張士云便拉著婆婆的手安慰道:“俺娘,有我在就不會讓您受罪,我就是您的眼睛!”如今,已經85歲高齡的婆婆,在張士云的精心照料下,身體硬朗、干凈利落,精神狀態也好。
疾病纏身仍牽掛惦記婆婆。因長期操勞,張士云自己也患有多種疾病,但是她心里總是想著婆婆想著家人,一如既往地對婆婆細心照顧。2020年秋天,張士云經常頭痛、嘔吐,經檢查是腦部出現腫瘤,需要立即住院進行手術切除。“你奶奶一般早上不到六點就起床,晚上七點多就上床休息,飲食要清淡一點,早上給沖碗雞蛋茶……”住院前,張士云仍一遍遍地強調婆婆的飲食起居習慣,叮囑孩子一定要照顧好奶奶。幸好,經檢查腫瘤是良性的,手術后,張士云還沒有完全好利索就提前向醫生申請出院回家休養:“俺老婆婆是個盲人,在家還需要照顧,我躺在醫院里實在不放心!”張士云出院回到家就給婆婆洗衣做飯、聊天解悶,生怕婆婆不習慣、受委屈。“這幾十年,照顧母親的擔子基本在她身上,真是委屈她了!”鄭傳升對妻子為家庭的付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言傳身教傳承孝老愛親美德。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張士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照料婆婆,她的兒女從小就受到耳濡目染,把這種孝行深深烙印在心里,經常打電話詢問奶奶的身體情況,出遠門回來也總是先看奶奶,還經常回家幫助母親照顧奶奶。2015年,張士云的兒子因意外導致殘疾,失去就業能力,兒媳不得不進廠務工補貼家用,照料兩個孫子女的任務也落到了張士云身上,她依然保持著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俺婆婆用心照顧奶奶幾十年從來都沒有怨言,我也會好好孝順婆婆。”張士云的兒媳雖然負擔較重,但仍堅定地說:“我要把這種良好的家風代代傳承下去”。2023年初,竹園村成立“好榜樣志愿服務隊”,張士云主動報名參加,經常幫助村內獨居老人打掃衛生、免費理發,用實際行動帶動村民、影響村民,傳承孝老敬老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