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偉,男,1981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灌南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全縣首個特種栽培專業高層次人才。他是高效農業科技達人,扎根鄉村13年,實施農業科技項目40余項,推廣新優品種30余個,培育培訓農業科技示范戶10000余戶;他是帶農增收致富能手,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0余家,實現產值50億元,指導實施省“5+2”農業產業富民項目帶動700個農戶年增收200萬元;他是新型農業產業引領者,大力發展以葡萄為媒介的休閑觀光農業,榮獲全國優質鮮食葡萄評比金獎、北京世界園博會金獎等各類獎項60余個,帶動10000余人就業。入選全國農業科技網絡書屋優秀管理員、省“333人才工程”、市“521人才工程”培養對象。先后被評為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省鄉土人才“三帶”新秀稱號。
扎根鄉土13年,實施40項科技項目
2010年,研究生畢業的張立偉來到了灌南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看著這個地處偏遠的農業大縣,他立志要用自己的所學改變這片貧瘠的土地。
時光荏苒,13年來,張立偉深入農業企業、合作社,俯身田間地頭、大棚車間,圍繞食用菌、葡萄等現代高效農業,積極開展項目實施、試驗研究、基地建設、培訓指導等工作。足跡遍布全縣238個村,年均里程超10000公里。
“搞農技推廣工作,就要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我的戰場就在這片土地里?!睆埩ツ遣⒉桓叽蟮纳碛懊刻炜倳霈F在菌菇生產車間和高效農業大棚里,零距離開展試驗示范研究,曬得整個臉龐黑黝黝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年來,張立偉立足用高效新品種實現鄉村振興,他積極倡導引進、篩選和示范推廣杏鮑菇、夏黑葡萄、8424西瓜等新優品種30個。先后實施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創新項目40項,其中主持7項,作為主持人實施的灌南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年獲批中央財政資金200萬元。推動灌南縣先后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建設“南京農業大學灌南食用菌產業研究院”,與李玉院士團隊合作建設“院士工作站”,成功解決了液體菌種栽培食用菌等重大技術難題,使食用菌單產提高10%以上,2023年還成功對接引進江蘇省亞夫科技服務站落戶灌南。
培育農業科技企業100余家,農業產值達到50億元
在張立偉的不懈努力下,灌南縣成功創建國家級葡萄科技示范推廣基地,獲批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0家;建成工廠化培育食用菌企業30余家、設施果蔬新型經營主體70余個、農業科技示范戶10000余戶,年總產值達50億元。
葡萄種植是灌南農業多年的主導產業,在張立偉推廣的新技術加持下,每年葡萄總產值近8億元,由他指導生產的葡萄獲得世博會金獎等省級以上獎項50余項?!八ㄟ^推廣菇渣栽培葡萄的技術,幫我家(葡萄)畝產增收萬元以上呢!”葡萄種植戶孫海對張立偉充滿感激。
同時,張立偉指導實施江蘇省“5+2”農業產業富民項目30余個,帶動700多個農戶年增收200余萬元,使新民等45個村集體經濟年增收450萬元。
“我是農民的兒子,幫助農民增收致富是我最大的愿望。”看著農民們不斷鼓起的錢袋子,張立偉由衷地感到高興。
帶動就業10000人,拒絕百萬高薪
張立偉創新加碼為灌南這個農業大縣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也為更多土生土長的灌南百姓帶來了福音。僅僅設施果蔬種植一項,就為返鄉農民工和留守婦女創造就業崗位萬余個,人均年收入超4萬元。灌南作為外出務工人口輸出大縣,近兩年有更多的青年人看到了商機,回家參與到鄉村振興大潮中?!凹亦l近年來的發展讓我看到了廣闊的前景,我就把我這幾年賺的錢都帶回老家投資了,希望能夠成為振興家鄉的一分子?!鞭r民企業家鄭真坦言。
張立偉還大力推廣以葡萄為媒介的休閑觀光農業,通過各方聯系承辦省級以上各類葡萄評比、節慶等活動120余場。近年來,灌南縣先后成功獲批2個全國農村創業園區(基地),創建5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三星級示范園區(企業)。
“因為他有這方面的能力,所以有好多外地企業許以百萬年薪想聘請他,但都被他婉然拒絕了,他覺得能把自己的第二故鄉建設好、發展好更有成就感。”灌南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