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統田,男,1966年生,中共黨員,南京市高淳區東壩街道和睦澗村黨總支書記、高淳淳和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自2008年任職以來,魏統田帶領村黨總支和村民委員會“兩委”班子,克服當地資源匱乏、基礎薄弱等困難,帶領村民組建有機水稻專業合作社,通過優質的有機大米銷量打開了市場,實現集體增收與農民致富的雙豐收。經過十余年發展,合作社成員由最初的18人增加到現在的455人,種植面積由300畝擴大到4000多畝,年經營收入由80多萬元增加到800多萬元。和睦澗村連續四年成為市“綜合實力百強村”,還被評為省“生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魏統田則被授予“吳仁寶式優秀村書記”、江蘇省首批“百名示范”村書記、江蘇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南京市高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先進個人、南京市勞動模范、南京好人等榮譽稱號,2023年當選江蘇省人大代表。
農民變“股東”,合作社共富之路不落一人
2008年,魏統田回村擔任黨總支書記。利用和睦澗村靠近胥河、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和市場需求,魏統田決定走有機大米種植的路子。之后,村里成立淳和水稻專業合作社,依靠產業支撐,村民紛紛加入合作社,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為了讓每戶村民收入有保底,在魏統田的提議下,入股合作社的村民除了每年享受保底收益外,年終還能享受二次分紅。村民魏冬美和老伴都患過癌癥,成了低保戶。恢復以后村里給他們在合作社安排了兩份家門口的工作,兩人還憑借6畝土地入股,每年領近3000元的分紅,加上工資一年收入近6萬元,年底還能領20斤大米。留村的婦女、老人在合作社打工,一年也可掙得上萬元。淳和水稻專業合作社的經驗做法入選2019年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推進產業轉型,“互聯網+農業”幫扶農民增收致富
隨著時代發展,和睦澗村也要跟上新的變化。和睦澗村與專業電商團隊達成合作意向,引進了一批在品控、線上運營、文案策劃、產品拍攝和在線直播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除了銷售渠道的線上化,和睦澗村還打造了“互聯網+農業”應用示范,提供農業信息化管理和決策服務,推動農業向精深加工、品牌化轉型,建設7D菜籽油加工中心,生產胚芽米、酒釀等新品,實現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
2022年,和睦澗村設立“村支書工作室”以后,魏統田開始著手實施一個更大的計劃,和睦澗村、青楓村、紅松村等6個村“飛地抱團”,成立特色農產品銷售合作聯社,把6個村各具特色的有機大米、蘿卜干、雞、雞蛋、葡萄等農產品統一包裝,并注冊“東壩記憶”公共品牌,打開銷路,帶動周邊更多農民致富。2023年,和睦澗村加大了“東壩記憶”農產品品牌宣傳推廣力度,推動農產品展銷活動進小區、進超市,并積極在主要電商平臺開設網店進行線上直營銷售,擴大產品銷售面。魏統田說,讓村里的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是他一直努力的目標。2023年,和睦澗村種植水稻4000余畝,其中有機水稻達2600畝。有機大米加工中心的投入使用,將進一步延長產業鏈條,不斷提升水稻生產附加值。魏統田表示,將對2000多畝地塊進行智慧農業全覆蓋,并開展多元化發展,真正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發展鄉村文旅產業,發掘鄉村多元價值
除了農業,和睦澗村也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2023年,和睦澗村依托特色稻米文化,利用魏家莊自然村豐富的生態資源和良好的交通區位優勢,打造魏家莊康養民宿項目。隨著產業落地,有效帶動了鄉村旅游和農特產品銷售,也為附近村民創造了一批就業崗位。走進魏家莊自然村,村外環繞著千畝優質稻田、村落內掩映著茂林修竹和點綴村莊整體的清澈水面。“魏家莊康養民宿項目集會議、休閑、餐飲、住宿為一體,盤活了農村閑置資產,帶動村民增收致富。”魏統田說,“該項目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帶動了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加了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得到村民的一致認可和支持。”
如今,和睦澗村水稻專業合作社的大樓墻上還寫著三句話,“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將黨小組建在致富項目上、將黨員示范在創業崗位上”。這正是近年來和睦澗村堅持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合作社的經濟優勢相結合,探索出一條黨建強社、村社共建、合作富民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