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他們滿身傷痕還如此認真,敬他們逆流而上還奮不顧身,敬他們淚流成河還如此誠懇”……這是一名網友在“徐州警方”微信公眾號后臺的留言。
2月11日晚9時45分,徐州市公安局銅山分局巡特警大隊輔警時席席突發心梗,經搶救無效犧牲在抗疫一線,年僅30歲。當同為輔警的父親時衛東從銅山分局鄭集派出所一線執勤卡點匆匆趕到40公里外的銅山區中醫院時,在見到兒子遺體那一刻當場暈了過去。兒子離世后第4天,時衛東戴上兒子警帽,毅然返回到疫情防控一線。
站就站到戰疫最前沿
臨近春節,銅山萬達廣場人流量明顯增大,隨之而來的各類糾紛、警情不斷,時席席和戰友們就一直堅守在這里的警務站。
1月24日,除夕,剛剛調休半天的時席席又接到緊急任務火速趕回警務站。年初一上午,拖著疲憊身軀回家的他向母親陪著笑臉:“媽,兒子到家就是年,等我放假了,咱們帶孩子一起出去玩!”
26日,疫情防控形勢愈發嚴峻,原在巡邏組的時席席主動請戰,加入危險最大的疫情防控突擊組,毅然站到抗疫最前沿。對此,席席這樣跟妻子解釋:“工作就是這性質,再危險也得上!”
艱苦卓絕17天,時席席既承擔日常巡邏防范、防控宣傳、維穩處突、簡易警情處置等任務,又參與涉及防疫的各類備勤、盤查工作,還負責圭山菜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疏導。白班,每天要巡邏10次,每次5公里;夜班,也至少巡7次。
這個寒冬最可愛的人
同事眼中,時席席是一個踏實肯干主動作為的小伙。“任務交給席席,我們放心!”這是巡特警大隊大隊長李輝曾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2月1日,政府投放平價口罩,天賦廣場一家藥房是銅山城區較大的售賣點。時席席主動聯系值班民警和隊員,制定五米一哨的預案,并提前畫好排隊路線。清早7點,席席就在現場維持秩序:“大家拉開距離,不要擁擠,不要摘掉口罩!”一句話重復了上千次。在科學引導下,群眾有序購買,未發生任何擁擠、推搡問題。席席更加堅定了信念:“守好自己的責任田,就是對平安最大的奉獻!”
席席是個有心人。2月3日,在轄區巡邏時,發現有人在口耳相傳“4日某企業將在萬達廣場免費發放口罩”的信息,席席立即向民警、派出所和相關企業進行核實,最終確定該信息系謠言。他及時向群眾辟謠,并依托警務站和微警務平臺開展防謠宣傳,有效消除了一起人員聚集事件。
一頂警帽兩人戴 兒子走了我還在
時席席奔赴突擊組報到的那天,父親親自把兒子送到了大隊,看著他走進去。誰曾想,這卻是兒子留給父親的最后一個活生生的背影。那一刻,竟是父子倆的訣別。
從2014年春節起,小席和老時一家人就已經連續6年沒能聚在一起吃頓年夜飯了。“一開始我不理解,什么工作過年還不能回家吃頓飯?后來當我也成為一名輔警,才終于理解了孩子!”
就在今年春節前,席席曾興奮地跟父親說:“爸,今年我能回家過年啦,到時我準備在家多過幾天,好好陪陪你們和兩個‘毛妮’!”兩個“毛妮”是他對愛人和女兒的昵稱。這個夢想,卻永遠成了空。“自從參加工作,他就沒有了小家!”對兒子的心疼、不舍,甚至是“恨”,還有理解和包容,都盡在這一句話中。
席席走后,全家人深明大義,強忍悲痛,沒有設置靈堂、沒有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僅僅4天時間,兒子安葬后,稍作調整的時衛東又回到了鄭集鎮的疫情防控一線,和戰友們一道輪班值守。對來往車輛人員逐一進行檢查登記身份證、駕駛證、電話號碼、車牌號碼,跑轄區逐門逐戶宣傳疫情防控、核查人員信息……老時頭上一直戴著的是小席的警帽,在他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兒子,你沒站完的崗,沒完成的工作,爸爸替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