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為村民的好書記!”“把村民當‘家人’!”“敢于擔當的好書記!”……在宿遷市宿城區埠子鎮肖橋村,說到村黨委書記陳茂章,村民們都這樣評價。
1961年出生的陳茂章,當兵滿5年后,1984年退伍返鄉,回鄉4個月后擔任村支部副書記,1995年擔任村委會主任,2012年,擔任村黨委書記至今。
“剛上任時,家庭聯產承包制實行時間還不長,當時村里可以用‘一窮二白’來形容,村民們僅解決了溫飽問題,手中沒錢,所以村里每天挖空心思想著如何發展經濟,讓村民和村集體摘掉窮帽子,早日富起來、壯起來。”陳茂章說。
肖橋村位于城郊接合部,陳茂章任村黨委書記后鼓勵能人大戶承租土地,種植葡萄、草莓、綠化苗木等。目前,全村不到3000畝的耕地中,已流轉近一半。發展家門口就業工程,解決留守人員尤其是老年人有錢掙的問題。目前,全村僅家門口就業的人員已有四五百人。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如何幫村民們抓住這個機遇致富,陳茂章一直在琢磨。一次偶然機會,他接觸了本村的淘寶達人韓凱。本想外出創業的韓凱在他的誠心挽留下留了下來。“當時我看到韓凱的淘寶店鋪發貨量很大,還帶動20人就業。而村里的葡萄、草莓等都是優質農產品,但總找不到銷路,電商可以拓寬農副產品銷路,把他留在村里帶著群眾一起做電商,能起到帶頭作用。”陳茂章說。
如今,全村30多戶人家開了網店。去年全村電子商務交易額超億元,肖橋村還因此創成“中國淘寶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近1.8萬元,摘掉了貧困帽,走上了致富路。“我留下來,帶村民們通過電商創業,自己的事業也發展了,在陳書記的扶持下,企業營運場所原來只有100多平方米,現在正在建新廠房,建好后將達到1萬多平方米,銷售額今年有望達2億元。”韓凱感慨道,“從陳書記身上可以感受到軍人的那種激情、堅持和執著。”
陳茂章通過強化集體資產經營管理、盤活村資產資源、開展公共空間治理等方式,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經過持續多年的努力,去年,肖橋村村集體收入已超過200萬元,村集體資產由幾萬元,積累到目前的3000萬元。
讓村民們口袋鼓起來,同時還要讓村民們精神富起來。“從做村干部起,我就下定決心,整治村居臟亂差環境和改變社會不良風氣,摘掉村民們精神上的‘窮帽子’。”陳茂章說。
村里制定完善村規民約;每年村里舉辦“好婆婆”“好兒媳”“幸福家庭”“衛生保潔戶”等評比;全區率先建成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文化大院;全區率先對非規模化畜禽養殖戶的畜禽糞便實施封閉式處理;全區率先實施垃圾分類投入試點;每年舉辦幾十場文化活動,創建成民間文化“宿城剪紙”特色村……
“作為一個退伍老兵,36年如一日,每一天都在想著如何讓肖橋村盡快發展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埠子鎮鎮長朱芳芳如是評價陳茂章。這些年,肖橋村先后榮獲“國家級園林式宜居村”“國家森林村莊”“江蘇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蘇省三星級康居鄉村”“江蘇省文明村”等30余項榮譽。陳茂章也先后榮獲省勞動模范、省基層黨建特殊貢獻獎、省百名示范村書記、最美退役軍人等20余項榮譽。
本報記者 徐明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