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ya4q"></strike>
<strike id="gya4q"></strike>
  • <fieldset id="gya4q"><input id="gya4q"></input></fieldset>
    <abbr id="gya4q"><sup id="gya4q"></sup></abbr>
  • <abbr id="gya4q"></abbr>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要聞 > 正文
    世界各地華僑華人共度別樣團圓夜
    2021-09-23 07:57:00  來源:新華日報  

    萬里無云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新華日報社全媒體國際傳播部與交匯點首頁編輯部,在中秋夜來臨之際聯合推出了“中秋兩地書·明月寄鄉思”家書征集活動。

    來自全球的華僑華人通過書信、圖片和視頻傳遞了對家人、朋友,對祖國、家鄉的思念與祝福。這些祝福也通過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的報、網、端、微全媒體矩陣,與全球網友一同分享。

    血脈相連,千里共嬋娟

    本該與親人團聚的日子,疫情卻擋住了旅外游子回家路。“每逢佳節倍思親啊”,德國僑聯主席李阿平的語氣中透著思念,他的父親獨自在南京浦口生活,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后,他已很久沒能回家。“江蘇各界時刻關愛著我們這些僑胞的家人,家鄉替我們分擔了后顧之憂,讓我們在特殊的時期能夠安心地工作和生活。”

    江蘇省僑聯海外委員、新加坡超級集團主席黃鈺祥在國外已經31年,因為疫情已經近兩年沒回揚州看望母親了。“母親是我最大的牽掛,很想回去跟她團聚,也很想回去當面感謝各位成功抗疫的醫護人員與工作人員,感謝家鄉父老。”

    今年8月,南京姑娘睡蓮離開生活了20多年的故土,前往美國普渡大學深造。陌生的環境,陌生的文化,陌生的人們,都需要她消耗大量時間、精力去接觸和適應。家人賞月之時,美國仍是白天,睡蓮與新朋友們正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火鍋。“愿你們一切順利,我和你們千里共嬋娟。”血濃于水,家人之間永遠互相關懷、互相支持,這便是親情的意義。

    濃濃鄉情,此情比月圓

    對于久居異鄉的人們來說,中秋寄托著濃濃的鄉情。

    “豐年稻菽千重浪,明月照我回故鄉!”這個中秋,旅居捷克多年的陸漢斌回到了故鄉淮安,看到城市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他寫道:“這是我出國28年來第一個在故鄉過的中秋節,內心無比激動,仿佛又回到了少年。衷心祝愿故鄉的人們幸福安康,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旅居美國的盧平在家書中將記憶中的中秋娓娓道來。2000年她回國探親,卻在返美前不慎摔傷,雖有諸多不便,“但我心里是歡喜的,因為有了出國后第一次在家過中秋的機會。”她寫道:“這個中秋與記憶中的有許多不同,家鄉的變化使我耳目一新……街頭巷尾到處是節日的裝飾。我真實地被包裹在中秋的氛圍中,切切實實感覺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

    鹽城阜寧,是旅美畫家趙秀儒的家鄉。趙秀儒20世紀80年代初便旅居美國,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美術教育學會主委、美國華盛頓大學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恰逢佳節,他創作一首《故鄉吟》,給家鄉送去祝福,“皓月當空,潔白似鏡;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江淮福地;民阜地寧。夢縈越千緒;心系歸來繻。”

    只要溫暖相伴,他鄉也是故鄉。徐工巴西制造有限公司的李永良在給父母的信中細數身邊發生的新鮮事:中國駐巴西大使館專門制作了中秋節線上晚會,公司籌備了文體活動和團圓宴,面點師純手工打造了徐工“巴西定制款”五仁月餅……“月光所照,皆是故鄉;明月抒懷,遙寄珍重。”他寫到,因為有大家庭的凝心守望和同心拼搏,這個中秋幸福不減,鄉情更濃。

    家國在心,初心永不變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萬家團圓之際,第31期援桑給巴爾、第17期援圭亞那和馬耳他醫療隊隊員背上行囊,開赴受援國。“心里仍有太多不舍,作為子女,作為父親,作為丈夫我多想一直陪在他們身邊,但是作為一名醫生,我依然清晰記得入職前的誓言,穿上這身白衣就定當不負祖國的重托圓滿完成任務,平安歸來!”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的張啟成帶著對家人的牽掛,毅然轉身。而遠在圭亞那的江蘇第16期援圭亞那醫療隊隊員靳政璽和隊友們正在認真做好交接準備,這是他們在異鄉過的第二個中秋節。江蘇是我國首個承擔援外醫療隊派遣任務的省份之一,目前已先后派出醫療隊(組)67批1107人次。這些白衣使者們積極分享我國醫療衛生發展成果、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心公益活動,為受援國家的民眾帶去希望,讓中國醫生成為中國外交的一張亮麗名片。

    在移動的疆土上,將青春在驚濤駭浪中揮灑,服務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永傑輪三副任兵兵帶著對家人的無盡思念,穿梭于國際各港口之間。“我們愛著各自的小家,也愛著船舶大家庭,更愛著背后的祖國大家。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讓自己的小家越來越美好的同時,也讓祖國這個大家更加輝煌燦爛。”江遠德州輪電機員盧鵬鵬在給親人的信中如是說。受疫情影響,很多船員已經連續工作了好幾個月,懷著對家人的愧疚,他們身體和心理上都承受著壓力,但是做好疫情防控,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是他們共同的目標。正如招商南油大副張建華所言,他們明白,“只有強悍的大家庭凝聚力,才會保障每個人小家庭的幸福指數。”

    皓月當空,遙寄相思,家國在心,情意正濃。

    □ 本報記者 陳澄 張會清 朱娜 劉瀏

    實習生 張楠楠

    責編:王逸男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