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9月7日下午3時,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主辦的“道德的力量”——新時代江蘇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事跡巡演走進鎮江新區。趙亞夫、錢七虎、王愛東、周維忠、糜林……一位位道德模范和“中國好人”的先進事跡在舞臺上呈現,讓臺下200余名觀眾深受感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將5個侄兒侄女撫養成人的“最美嬸娘”張景宏,盡心贍養八個“爹媽”的好女兒殷志蘭,她們的事跡融入了音樂快板《孝老愛親一脈傳》中。看到這個節目,“中國好人”、鎮江新區大路鎮小港村村民陸桂香眼眶濕潤了,因為她想到了4年前去世的丈夫。面對癱瘓在床的丈夫,陸桂香毅然挑起了家庭重擔,贍養婆婆,撫養兒子,照料丈夫27年直到丈夫去世。“那是一段酸甜苦辣的日子,現在兒子長大成家生了女兒,日子越來越好了。”陸桂香說,孝老愛親是一種正能量,這種正能量應該更好地弘揚并傳承下去。
新四軍劉老莊連指導員李云鵬烈士的妹妹李愛云,19歲時就立誓要守護劉老莊八十二烈士一輩子。情景對話《堅守》,將李愛云遠離家鄉、53年來全心全意守護著英烈哥哥們的事跡呈現在觀眾眼前,讓全國最美志愿者、“江蘇好人”、鎮江華東雷鋒車隊隊長朱啟明印象深刻。“李愛云老人可以說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是她在默默無聞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朱啟明說,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帶領身邊的伙伴,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趙亞夫,他是我的偶像!”當清曲說唱《土地情深》上演時,臺下坐著的“江蘇好人”、鎮江市公安局新區分局丁卯派出所社區民警王曉芳激動地說。該節目講述了全國道德模范趙亞夫和糜林扎根農業一線、用科技培育希望、用汗水澆灌豐收、把成績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民家的事跡。王曉芳告訴記者,趙亞夫身上的初心與信仰,值得年輕人共同學習。“在服務群眾方面,我要學習趙亞夫的無私奉獻精神,闡釋‘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宗旨。”王曉芳說。
“2020年1月19日,我永遠記得那天,在我出差途中突然接到國家衛健委奔赴武漢的指令……”情景劇《守護者》重現重癥醫學專家邱海波援鄂的事跡,讓鎮江好人、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區分院副主任醫師張峰感同身受。“我當時也是江蘇援鄂醫療隊的成員之一,雖然當時沒能和邱海波主任一起工作,但他的事跡我們都有聽說,這次演出讓一個更加立體的邱海波主任形象出現我眼前。”張峰說,自己要學習邱海波不畏艱難、精益求精的精神。
看完整場演出,“中國好人”、江蘇省見義勇為先進分子賀麗明感動之余,也暗下決心:要將正能量傳遞給更多的人。“我是一名幼兒園教師,我要從小引導孩子做一個有善心的孩子、一個有愛心的孩子。”賀麗明說。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好人”李培生、胡曉春回信強調,希望他們繼續發揮好榜樣作用,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帶動更多身邊人向上向善。“中國好人”、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趙仁義多年來先后資助16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幫助13戶因病致貧的家庭過上正常生活,使9名殘障人士獲得基本生活保障。“在今后的生活里,我將繼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資助貧困學生,將道德模范的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趙仁義說。
鎮江新區古稱“宜”地,2017年以來推選市級以上先進個人(團隊)138人次,同時該區結合民生實事“7+2”工程,實施“宜地新風正能量”志愿服務累計達5000余人次,其中“丁卯藍”助力社區治理志愿服務項目入選2021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