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特地早早吃過晚飯就帶著孩子來看表演,看著演出吹著晚風,比在家里更愜意。”8月6日晚,濱海縣人民公園,居民董楊正背著孩子觀看演出。
古箏合奏《女兒情》拉開演出序幕,臺上青少年演員們為觀眾呈現了16個富有時代特點和鮮明特色的節目。恢宏大氣的民樂合奏、慷慨激昂的快板,剛柔并濟的武術表演……演出現場活力四射,掌聲、歡呼聲、喝彩聲此起彼伏。
8月4日晚,濱海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公園開園暨第二屆青少年文化藝術節啟動儀式在濱海縣人民公園舉行。同時,濱海縣文明實踐“夜精彩”活動有序開展,為這個熱鬧的夏夜增添有溫度、更文明的城市“煙火氣”。
文藝演出熱鬧非凡、動漫人物形象生動、夜市攤位人頭攢動……“你看,這個根雕是不是栩栩如生、特別傳神,這可是非遺!”市民張力指著攤位上的雕塑向身邊的孩子介紹。濱海縣注重將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和傳統文化傳承工作相結合,目前已建成陳正彪木雕非遺工坊、何首烏制作技藝等15個文明實踐基地,開展非遺進校園巡回展等活動100余場。
“莫貪心、擦亮眼、繃緊弦、防詐騙,大家守好‘錢袋子’。”在濱海縣公安局設立的無詐之“濱”全民同行宣傳攤位前,很多市民排起長隊認真傾聽反詐提示,參與知識答題活動;在科普探秘攤位前,小朋友們興致勃勃地圍成一圈,體驗各種實驗工具。“這些科普活動不僅可以提高青少年動手動腦能力,更激發他們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濱海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關負責人戴德夫說,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讓這座海濱小城遍開文明之花。
“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公園集理論宣講、文化惠民、教育實踐、科技科普、健康體育等功能于一體,是濱海縣深化拓展實踐陣地的新鮮嘗試。”濱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明辦主任戴勁松告訴記者,濱海縣整合各方資源,將公園打造成文明實踐陣地,還創新打造文明實踐IP人物形象——“濱濱和小海”,進一步打響“濱志花開 匯愛如海”文明實踐品牌,讓志愿服務成為人們的生活新風尚。□ 本報記者 華鈺 通訊員 盛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