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想不到,這里曾是地球的‘傷疤’。”面對最新的長江南京段巨型衛星圖像,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衛星中心高級工程師蘇一鳴手指所及滿眼蒼翠,不復往日蕭索。
遙感衛星身處太空“制高點”,是很多人眼里的“上帝視角”。遙感衛星“看到”的圖像既能宏觀,還能精確到亞米級,顯示地物、地貌、植被、建筑等各種細節。伴隨數十年來江蘇不斷加快的發展進程,長江邊一河一湖、一草一木有哪些“微表情”?在省地質調查研究院衛星中心,遙感專家通過1966年以來的衛星圖像,向記者講述特殊視角下的長江沿岸蝶變。
山石裸露、草木全無,大面積灰白區域十分顯眼,這是一張拍攝于1995年的衛星圖像,對準的是長江邊的南京幕府山。“當時這些地方植被很難附著。”蘇一鳴說,這座山曾是盛產白云石的“城市礦山”,1950年起因建設需要,一些采石場開設起來。經人為高強度開采后,幕府山主峰從205米下降到186米,一個個采石宕口像是山體的一道道“傷痕”,足足有30個足球場面積那么大。
同一地段,快速瀏覽2000年以來的衛星圖像,記者清楚地看到綠色“爬滿”幕府山的整個過程。這背后,離不開上世紀90年代末南京全面停止開山采石后,啟動的幕府山植被恢復工程,更離不開近年來大力實施的濱江風貌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這些“啃硬骨頭”舉措,讓復綠的幕府山成為南京市又一個森林氧吧,南京人都稱它為“城市綠肺”。
這樣的巨變,同樣發生在習近平總書記曾考察過的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1990年前后的衛星圖像顯示,五山地區濱江片區沿岸港口作業粗放,散貨碼頭設施陳舊,江邊集聚眾多中小企業,密密麻麻的廠房擠滿岸線,看上去“傷痕累累”。
2016年底以來,南通市全面實施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工作,通過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復、水系連通、岸線環境整治等系統舉措,逐步恢復長江岸線生態功能。蘇一鳴告訴記者,從2022年衛星圖像上看,南通濱江連片的是郁郁蔥蔥的森林綠地,這一帶“含綠量”顯著增加。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滄桑巨變”,在衛星圖像上能夠非常直觀地看到。
這樣的“滄桑巨變”故事,在432.5公里的長江江蘇段,還有很多。
流經南京、鎮江、揚州、泰州、常州、無錫、蘇州、南通8個設區市,長江所經之地富庶繁華,現代氣息濃厚。但繁榮的另一面,不可忽視的是多年來長江岸線過度使用、土地超強度開發。保護好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也是守護好中華文明搖籃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為了守護好一江碧水,我省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引導下,鐵腕整治“重化圍江”,深化“美麗岸線”建設,持之以恒抓好“十年禁漁”,破解一個個難題,干成一件件大事。
大量的衛星圖像,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直觀講述著這些努力的成果。省地質調查研究院衛星中心副主任楊磊表示,整個生態系統的基底打好了,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了契機,很多地方通過發展清潔能源、循環經濟,實現綠色轉型。新發展理念指導下的新產業新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在衛星圖像上出現。
“生態修復一定要綿綿用力。”楊磊告訴記者,他正在參與的國家山水工程中,有一項是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區域河道生態整治。當地對廖家溝等通江河道開展系統水生態修復,包括實施清淤疏浚、生態護岸,保護濱河生態廊道,開展生態緩沖帶建設,提高河流濕地水質凈化能力。目前已完成濕地修復32公頃、河道岸堤修復21千米,通江河道及其沿岸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
“長江沿岸的巨變,歸根到底是人的覺醒。”從事生態修復工作多年,目睹這一切變化,楊磊感受最深的是人們觀念的變化。他說,最初,人們為了發展經濟,不惜破壞環境;現在,很多地方轉變發展理念,對生態保護越來越重視,引進產業時會考慮如何以最小環境成本來謀發展,努力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愈來愈深入人心。”楊磊感慨道。□ 本報記者 倪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