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鎮江市伯先公園小廣場,鎮江市“新思想文藝課堂”文明實踐主題活動走進潤州區金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膾炙人口的歌曲《人民至上》,勸導戒煙、普及健康知識的情景劇《借火》,講述文明志愿者老劉故事的小品《文明在身邊》,3個接地氣的節目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老劉的故事太有意思了,他因為熱心勸阻不文明現象,屢次錯過與相親對象見面的機會,但最終因其熱心成就了一段美好的邂逅。”家住附近楊家門社區的涂琨說,如果大家都能像老劉一樣,社會文明程度一定會更高。
“新思想文藝課堂”文明實踐主題活動由鎮江市委宣傳部、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策劃編排,旨在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本場活動為今年春節后的首場活動,現場主持人董晶客串宣講員,用簡單樸實的串詞講解節目蘊含的思想:“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沒有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董晶在講解情景劇《借火》時,還邀請兩名觀眾上臺談對節目的感受,加深了大家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的理解。
2024年,鎮江市通過創新機制、創新內容、創新形式,開展更“接地氣”的文明實踐活動,全力打造“新思想文藝課堂”,實現“理論+文藝+文明”深度融合。“我們組織社科理論專家和文藝專家召開創作研討會12場、征求意見座談會5場,從市級層面推出文藝微宣講作品36個,創作內容包含情景劇、清曲說唱、評書、小品、小錫劇等,滿足工人、農民、學生、新業態新就業等不同群體的需求,分眾化、互動化做好理論宣傳普及工作。”鎮江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該市遴選172名“百姓名嘴”、26名專家學者參與活動,明確“1個節目”+“1場解讀”+“1份感悟”演出形式,用宣講的方式承擔“主持”的功能,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提升理論宣講工作實效。
為讓節目更接地氣、更受群眾喜愛,鎮江印發《“新思想文藝課堂”文明實踐主題活動實施方案》,建立節目創作、講稿審核、宣講員選拔、活動管理4項工作制度,優選20個群眾歡迎度高、參演人數精煉、便于復制的節目,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進行改編推廣,同時建立“百姓演給百姓看”可持續模式,帶動基層文藝團隊充實“市—縣—鎮—村”四級理論文藝節目庫,已培育出群眾身邊的理論文藝團隊53個,創排節目超100個。截至目前,全市已開展“新思想文藝課堂”70余場,線上線下覆蓋8.1萬余人次。這一做法榮獲2024年度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成果。□ 本報記者 錢飛 通訊員 凌霄 繆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