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拓) 4月8日,省長許昆林在省農業科學院調研。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重大任務,堅定扛起科技強農富農興農責任,扎實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加快培育農業科技新優勢、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為高水平建設農業強省提供有力支撐。
在智慧農業綜合示范基地,許昆林了解技術創新、成果應用等情況后說,數字技術正全方位賦能現代農業發展,要充分發揮基地數據精準采集治理、核心算法模型研發、智能作業裝備創制、科普研學模式創新等科學試驗及重要成果展示示范功能,更好服務鄉村振興主戰場、農業生產第一線,加快釋放農業農村數字生產力。在草莓和杜鵑花資源圃,許昆林詳細詢問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新品種創制等情況。他說,種業是農業的“芯片”,種質資源是種業的“芯片”。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堅持“應收盡收、應保盡?!保瑥娀a學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體化發展,做好種質資源保存、鑒定、創制和基因挖掘等工作,筑牢農業現代化種子基礎。中心實驗室設有顯微成像分析、生物大分子分析等實驗室,還為全國1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技術企業提供共享測試服務。許昆林希望實驗室牢固樹立生態化思維,以平臺共享促進協同創新、賦能成果轉化,將更多科技成果從樣品變成產品、從產線走向產業,為農民增收致富再立新功。
調研中,許昆林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省農科院有關工作情況匯報。他說,省農科院是我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的先發之地和江蘇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陣地,要始終立足“三農”、服務“三農”,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在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取得新成果,集聚資源、集中力量攻克生物育種、基因編輯等前沿技術,努力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在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上實現新突破,堅持從市場和產業需求出發凝練創新任務,提供多元化、綜合性、復合式技術成果,培育更多懂農業、有技術、會管理的“新農人”,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民家;在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上匯聚新動能,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動規律的分類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完善科技獎勵、收入分配、成果賦權等激勵制度,激發各類人才的創造力、增強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許昆林要求省有關部門,聚焦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這個核心任務,整合力量、優化布局,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切實提升農業科技系統化組織水平和體系化攻關能力。
省政府秘書長呂德明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