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萬家樂享團圓之際,也有快遞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堅守崗位,保障城市正常運轉、服務大眾便捷生活。連日來,南京市各區持續捧出暖“新”舉措,讓這群“城市守護者”走進社區、走進驛站,共慶蛇年新春佳節,感受南京城市溫暖。
吃年飯拓福字,驛站里“團圓”
1月24日17時20分,鎖好電動車,摘下頭盔,美團外賣森林摩爾站隊長韓超帶著兩名隊員走進位于雙拜崗路側的“寧小蜂驛站·鐘山蜂行站”。一推開門,溫暖的空氣、喜慶的音樂、食物的香氣撲面而來。“快坐快坐,馬上團圓飯就開始了!”現場工作人員熱情招呼道。
當天,玄武區孝陵衛街道舉行了“溫暖年夜飯”活動。受邀參與活動的新就業群體約20人,來自美團、餓了么、盒馬、京東、順豐、貨拉拉等平臺,也有從事主播工作的居民。桌上提前備好了餃子皮、餃子餡,眾人圍坐在兩張長桌前,一邊聊天,一邊包餃子。
不多時,一只只圓滾滾的餃子就出現在眾人的手心。“在我的家鄉,過年就吃這個。”來自河北的劉建貞笑著說。3年前,劉建貞來到南京成為一名女騎手,平時送餐會經過驛站,如今在驛站吃起團圓飯,讓她頗感溫暖。
“今年,我們小隊大概有20人留在南京繼續跑單。”韓超說,“這次在驛站‘團圓’,很有年味!”
在江北新區,上月剛啟用的“寧小蜂驛站”旭日上城移動營業廳站,一個個遒勁有力的“福”字和一副副寓意吉祥的春聯“新鮮出爐”。春節期間,沿江街道“寧小蜂驛站”面向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開展“拓福迎春”體驗活動。參加活動的美團外賣騎手董峰看著自己親手完成的作品十分滿意:“好看又喜慶,希望在蛇年把福氣緊緊握在自己手中。”
服務設施升級,聚“新”更聚心
嶄新的微波爐、隨時續水的飲水機、超大容量的電冰箱……近日,在鼓樓區華僑路街道金陵匯紅色街區,“寧小蜂驛站”有了“新面貌”,不僅對硬件設施進行提檔升級,還設置了意見箱和“聽蜂碼”,讓新就業群體感受“家”的溫馨。
“我們平日里奔波在街頭巷尾,難免遇到一些難纏的顧客,有時候也會遇到委屈。”外賣員張晨風說,“在驛站里,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心愿、心事,寫一寫、說一說,到了驛站就像到了一個‘暖心港灣’。”
在秦淮區,春節前夕,多個老字號餐飲店的志愿者一大早就在蘇寧廣場“寧小蜂驛站”設立好愛心點位,為快遞員等提供熱氣騰騰的姜湯。此外,理發、領春聯、以舊換新置辦家電,活動現場,每個功能區都十分熱鬧。
在江北新區,針對不回家的外賣騎手還有“驚喜”。除夕當天,留在橋北繼續接單的外賣小哥孫林,在工作間隙來到位于泰山街道弘陽時代中心二期的“騎手微家”休息。進門后,他驚喜地發現了一處“愛心自取點”。
柳洲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騎手微家”在春節假期正常開放,考慮到騎手們的就餐需求,社區還特地準備了方便面、小零食、飲料等,送上愛心。
聯動多元力量,“升溫”關心關愛
“收到這么貼心的禮物,心中倍感溫暖,我會做好本職工作,為城市美好貢獻力量。”近日,在溧水區東門街社區交通“寧小蜂驛站”,網約車司機劉福成收到了新春福袋大禮包,包括床單被子、洗化用品等生活物資。
春節前夕,溧水區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多家單位和群團組織,開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迎新春送溫暖”系列活動。針對新就業群體子女寒假期間“看護難”的問題,溧水區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團區委、區婦聯,在寶塔路社區“寧小蜂驛站”舉辦了為期10天的“愛心寒托班”,開設硬筆書法、國學經典、創意美術、科普實驗等20余門課程,免費向新就業群體子女開放,共有20余名孩子報名參加。
“感謝工會的關心,能夠收到‘娘家人’這份心意。”1月22日,高淳區固城街道快遞小哥張永翔收到街道工會的慰問禮物時激動地說。當天,高淳區固城街道總工會開展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春節走訪慰問活動。同日,固城街道總工會還針對貨車司機開展了免費贈送工會互助互濟意外保險和慰問活動。
(通訊員 黃雯婷 王鵬遠 張巧玲 薛鵬 周穎 楊燕 孔令謙 趙夢云 記者 鄧露潔 田詩雨 王婷婷 李都 胡英華 劉全民 夏思宇 實習生 婁愷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