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農路有記憶,那些從無路到有路,從小路到大路,從水泥路到瀝青路,從一條路到路成網的變化,定讓它刻骨銘心。十年來,一條條農路修到鄉親們家門口,打通江蘇鄉村振興的“毛細血管”。家門口的“每一公里”正串起群眾幸福線,繪就城鄉新圖景。
數據說
十年跋涉,十年耕耘,截至目前14萬公里農村公路打通江蘇每個村落,二級以上公路占比列各省區第一,并在全國率先實現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全覆蓋。30個“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82個縣域農村公路品牌熠熠生輝。溧陽“1號公路”等一批美麗農路成為網紅打卡地。
百姓說
●幼時石子路變成“花香路”
每年六七月份,浦口響堂村的梔子花飄香金陵。42歲的村民劉芳還記得,小時候村里全是石子路,父母去城里賣花走得很艱難,再從江浦輾轉橋北過江往往要好幾個小時。而今,203縣道湯虎線直通響堂村,響堂也叫響了名氣:“電商平臺的冷鏈車直接開進村里收花,淡淡花香沿著彩虹般的農路飄往全國各地?!?/p>
●過去往外走,現在“走回來”
宿遷市關廟鎮卓水河村黨委書記趙宇航不僅是位“90后”,還是名“海歸”,也是較早的“新農人”之一。6年前,他給村里引進一家服裝廠,卻因內部農路不暢,導致導航都搜不到準確位置。2022年,8米寬的關新線打通,貨車進村再也不用村民帶路,一批涉農企業在沿路扎根。“路好了,農村有發展了,我相信會有更多‘跳出農門’的大學生再‘走回來’?!壁w宇航這樣說。
●路修好了,也要管養好
2020年《江蘇省農村公路條例》出臺,在全國首次將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寫入地方法規,為農路養護提供了法治保障。在南通市海門區四甲鎮,副鎮長郭佳就是一名鎮級路長。每個月他都抽出一定的時間巡路,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解決問題?!?6座農橋、180公里農路是我們四甲的家底,‘路長’‘護路員’‘專管員’是我們農路的管家?!惫褜ψ约汗芾淼霓r村公路如數家珍。
●“公路醫生”把脈,農路更安全
在溧陽市戴埠鎮深溪岕村,一段彎彎的農路穿越村莊,不但彎道多,還有連續陡坡,加上房屋建筑遮擋后,視距差。今年上半年,“公路醫生”進鄉村沿路“把脈問診”,在急彎段設置防撞護欄、警示標志,增設交通警示線、警示燈提升農路安全。副鎮長姚星宇深感欣慰:“不但過往車輛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村民們走在路上也放心了許多。”由于農路更加安全暢通,近年來江蘇農村地區公路交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占全省數據比例持續下降。
沿著農路 看未來
一條條鄉間農路延伸向希望的田野。江蘇將持續推動農村公路骨干路網提檔升級,著力打造形成現代化的平安農路、綠色農路、美麗農路、數字農路、法治農路。明年,更多充電設施將進入農路驛站。通過數字化治理,全省農村公路還將實現基礎數據“一張網”、數字化應用“一張圖”、業務協同“一盤棋”、對外服務“一平臺”,通行城鄉之間更加“暢、安、舒、美”。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石小磊 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