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必須搞清楚哪些是必要的形式,哪些是形式主義,哪些是基層必須扛起的責任,哪些是應該堅決減下去的額外負擔。認為減負就是“一刀切”地取消一切會議、文件、活動,該擔的擔子也不擔了,這也是一種誤區。換言之,減負也要“減準其負”,動真碰硬、精準施策,把真正的額外負擔找出來減下去,減負才能減得其所。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機關運行就像一臺精密的機器,哪個層級、哪個部門該干什么、該怎么干,有明確的規定。如果事事都壓到基層,基層這根“針”就會“頂不住”。有的地方在考核中搞“繁瑣哲學”,“千分制”不夠用,又搞“雙千分制”“三千分制”;有的地方搞文山會海,有事沒事都要開個會,而且都要求“一把手”參加,村干部匯報工作也要求“凡匯報必備PPT”;有的搞“痕跡主義”,動輒要求留臺賬;有的搞“層層加碼”“級級提速”,上午布置的任務,下午就催著報反饋。如此種種,都額外地加重了基層干部的負擔,應該堅決予以整治。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進行了精準畫像。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準劃分哪些是當前亟待減掉的負擔,哪些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建立負面清單,讓基層行有所依。治標的同時尤需治本。要深入查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產生的根源,找準基層負擔的“病灶”,對癥下藥。與此同時,對于基層本來應該承擔的事項,則應該旗幟鮮明地保留,防止在倒洗澡水的時候把“孩子”也一起倒掉。在基層減負上,該減的負擔要堅決減,該干的事情必須干,該增加的精氣神必須增,真正做好基層減負的“加減法”。
中辦、國辦有關文件對整治“文山高聳”“會海洶涌”“過頻督查”“花式創建”等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減什么”的方向已明確,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減到位”。把“應減之負”減下去,把“應盡之責”擔起來,就一定能夠形成你追我趕、爭先恐后干事創業的生動局面。□ 楊麗